鸟类体内病毒是很多动物,包括人类流感病毒的来源。虽然人们已经知道大多数禽流感在没有获得特定变异时,无法在人体中复制,但是这背后的机制一直并不清楚。…
鸟类体内病毒是很多动物,包括人类流感病毒的来源。虽然人们已经知道大多数禽流感在没有获得特定变异时,无法在人体中复制,但是这背后的机制一直并不清楚。
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够限制甲型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中复制的蛋白质,可能给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开辟道路。这个研究团队使用一组含有鸡基因组片段的仓鼠细胞来了解适应于禽类的蛋白质如何在哺乳动物中运作的。他们发现了一个名为ANP32A的单一蛋白质,限制了甲型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中的运作。该成果的发现者表示“尽管现在尚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但阐明这种蛋白质在分子层面如何参与病毒复制,可能给开发新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开辟道路。”
(原标题:特殊蛋白质阻止禽流感传播)
据世界粮食与农业组织,2015年全球产蛋量超过7000万公吨,世界商业鸡蛋生产量创纪录,前五位产蛋国的产量占总需求55%,下面是前十位最多鸡蛋生产国。
1、中国:带壳鸡蛋年产量达到56亿公斤,近几年,中国鸡蛋产量位居世界冠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产蛋量年增长速度为2%,到2020年顶级产蛋大省有河北、河南、山东、辽宁、江苏等地。
2、美国:美国产蛋量排名第二,年产量近56亿公斤,带壳鸡蛋的生产有五个最大州,分别为印第安纳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艾奥瓦州、加利福尼亚州。
3、印度:印度是第三大产蛋国,带壳鸡蛋年产量达到38亿公斤,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年增长率超过8%。生产成本低,消费上升,印度产蛋地区有安德拉邦、泰米尔纳德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
4、日本:日本是第四大产蛋国,年产量达到25.22亿公斤,白色蛋黄鸡蛋喂的饲料是稻米,日本是亚洲蛋制品出口国之一。
5、墨西哥:墨西哥鸡蛋产量位居世界第五,年产量达到25.16亿公斤,墨西哥是拉美最大产蛋国之一,墨西哥产蛋地区有韦拉克鲁斯、托雷翁、坎佩切、瓜那华洲、尤卡坦州。
6、巴西:巴西产蛋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年产量达到22亿公斤,在巴西产量两最多地区有圣保罗、圣埃斯皮里图州、南里奥格兰德州、戈亚斯州、圣卡塔琳娜州。对非洲出口有所下降,但消费增加。
7、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年均鸡蛋产量达到12.2亿公斤,禽蛋产量达到30万吨,这些鸡蛋主要在当地销售,印尼目标是提高产量至35吨至50吨,印尼的茶叶蛋很普遍,鸡蛋降低胆固醇。
8、土耳其:土耳其的鸡蛋产量位居世界第八,年产量达到10.3亿公斤,生产设施质量通过欧盟家禽业标准,鸡蛋出口市场有欧盟成员国和中东地区。
9、法国:法国鸡蛋产量位居世界第九位,年产量达到9.4亿公斤,法国监管机构并未对价格做严格限制,对待蛋鸡更人性化,鸡蛋价格对邻国比利时有一定影响。
10、德国:德国鸡蛋产量位居世界第十位,年产量达到8.9亿公斤,德国鸡蛋生产符合欧盟委员会标准,德国对沙门氏菌的无菌蛋做接种,德国鸡蛋生产符合安全标准。
(原标题:世界排名前十位鸡蛋生产国)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鸡肉滋味鲜美、肉质细嫩、富有营养,是人们餐桌上少不了的美味佳肴。不过,鸡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在营养、风味、口感方面有些差别,烹饪上也各有讲究。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鸡肉滋味鲜美、肉质细嫩、富有营养,是人们餐桌上少不了的美味佳肴。不过,鸡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在营养、风味、口感方面有些差别,烹饪上也各有讲究。本期,我们特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兴民,总结出每种鸡的最佳吃法。
李兴民指出,人们常吃的鸡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快大型”白羽肉鸡,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快速长大的肉鸡,不产蛋,一般笼养40多天就要屠宰;第二类是地方品种鸡,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胡须鸡、土鸡、柴鸡,生长周期相对较长,既下蛋又可食其肉,我国种类多达百种,比如深受大家喜爱的乌鸡、三黄鸡等;第三类是“淘汰”蛋鸡,这类笼养蛋鸡经过专门培育,产蛋量高达每年300枚左右,远远高于土鸡每年100枚左右的产蛋量。不过,它们高效产蛋一年多后,产蛋量便会明显下降,此时会被淘汰,屠宰卖肉。
肉鸡口感细嫩,适合快炒
营养评价:在营养价值方面,总体来说,不同种类的鸡差别不大,但如果仔细对比还是各有侧重。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肉鸡在脂肪、碳水化合物、总维生素A、钙的含量上,高于土鸡。全国各地的肉鸡品种和饲料成分比较统一,因此营养成分较稳定。
风味口感:肉鸡生长时间很短,肉质较嫩,但风味稍差。
挑选原则:生活中,想要区分、鉴别这三类鸡,有一定难度,但仍有迹可循。肉鸡个大,鸡胸、鸡腿较为丰满,屠宰时体重一般控制在2.5公斤左右,除去羽毛和内脏后,大概还剩75%的体重,约为1.9公斤。如果体重太轻,不够丰满,可能不是肉鸡。
最佳吃法:肉鸡肉质细嫩,适合急火快炒等加热时间较短的烹饪方式,以保证口感,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宫保鸡丁就是典型例子。做宫保鸡丁需要掌握“4689”法则,即鸡丁炒到4成熟时放青椒、红椒,6成熟时倒入早已备好的料汁(调料不宜一样一样往锅里加,否则拖延烹饪时间),炒制8成熟时出锅,倒入盘中即9成熟,还有1成余温,就10成熟了。如此快炒,鸡丁的口感才不会发硬。另外,肉鸡脂肪含量较高,还适合电烤,烤出鸡油,香气四溢,外焦里嫩。市场上,肉鸡还常被制作成冷冻肉串,油炸、微波加热后食用,方便美味。
土鸡风味更好,适合炖煮
营养评价:土鸡在蛋白质、尼克酸、磷、钾、镁、铁、硒的含量上,高于肉鸡。不过,不同品种、产地、喂养方式(自然采食或喂养饲料)的土鸡在营养成分上差别较大,再加上屠宰年龄不同,因此人们真正吃进肚子的土鸡,其营养特点究竟如何,千差万别,不太好说。
风味口感:土鸡生长时间较长,在与肉鸡同样的烹饪时间和温度下,肉质相对较老,但风味更好。不过,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土鸡养得不好,没有多少脂肪就可能没有味道优势。
挑选原则:各地不同品种的土鸡各具特点,差别很大,非常容易区别。比如乌鸡的特点是乌皮乌骨,三黄鸡爪黄、喙黄、毛黄。
最佳吃法:由于肉质较老,土鸡非常适合炖、煮等烹饪时间较长的做法,以便改善口感。从古至今,国人善于烹饪鸡汤滋补身体。食用乌鸡时,推荐一款“四色鸡汤”给大家,食材包括乌鸡500克、枸杞15~20克、百合30克、黄芪10~20克,炖烂即成,喝汤吃肉。中医认为,乌鸡温中益气,枸杞温和补肾,百合滋阴润肺,黄芪益气滋阴,四色鸡汤可暖身补虚,非常适合身体虚弱、疲劳乏力、手脚冰冷、总是怕冷的人食用。不过,不是所有土鸡都要炖煮。以色泽亮黄的三黄鸡为例,白斩也是不错的吃法。
蛋鸡小而肉老,适合熏卤
营养评价:蛋鸡的营养成分在《中国食物成分表》中并未明确体现,但考虑生长周期和土鸡类似,时间相对较长,营养成分应该不会差距太大。
风味口感:蛋鸡的生长周期能达500天左右,是肉鸡的10倍以上,口感较老,但风味更好。
挑选原则:蛋鸡由于大量产蛋、消耗营养的原因,身子长得小些,屠宰时体重顶多2公斤左右,去掉羽毛和内脏后,看起来会比肉鸡小不少。
最佳吃法:烹饪方法和土鸡类似,适合慢慢炖煮。另外,蛋鸡比较适合中式吃法,比如卤鸡、熏鸡等。
长桌宴是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民俗美食。
特色美食令人垂涎。
长长的雨季,倒春寒的倒逼,使得今年春季旅游较往年更加惨淡。如何让淡季旺起来,无疑是摆在惠州旅游人面前的一道无法回避的难题。继巽寮海滨旅游度假区持续推出100多元的星级客房促销外,惠州一些景区纷纷推出特色活动,以冲淡淡季的影响,引发游客的关注。一些民俗美食特色活动,更是引起市民的积极参与。
千人“做棚”宴宾朋
“味享九大簋,只需99元”,这是龙门南昆山温泉大观园3月19日推出的一项民俗美食旅游项目。当天,盛况空前的千人“做棚”宴在温泉大观园开席。席间,觥筹交错,喜气洋洋,呈现出一片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喜庆气氛。
南昆山温泉大观园总经理金伟雄告诉记者,“做棚”活动是龙门当地农村展现民间习俗的文化艺术节,通常都在农历正月初三至三月上旬选定吉日,准备丰盛的菜肴、美酒,邀请亲戚朋友来做客,因为宾客如云,场地拥挤,主家往往会在围屋前搭棚摆宴,搭棚唱戏,故称“做棚”。据县志记载,“做棚”习俗从明末清初开始,至今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3月19日当天,“做棚”的 “九大簋”是九种特色菜品以装置碗中的形式呈现,当然,菜品里少不龙门胡须鸡这道广东特色美食。温泉大观园为传承龙门传统文化,开展“做棚”特色文化美食节,把大观园当做一个大家庭,以丰盛美味的菜品,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共同享受一场融合千人的龙门美味佳肴。
当天中午“做棚”宴准时开席,游客们纷纷拿着“鸡公碗”,大吃“九大簋”。参加了这项民俗美食体验旅游的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盛大规模的民俗美食活动,如此热烈的气氛,如此热闹的场面,让人食欲大开,感觉每一道菜品都是那样正宗,令人垂涎。
携手摆开瑶族“长桌宴”
3月26日,以“民俗花海游,绿色公益行”为主题的龙门旅游公益民俗美食活动在龙门蓝田瑶族乡的鲁冰花童话园和蓝田瑶族风情园展开。200余名游客参加了这项别开生面的民俗美食旅游活动。
参加本次民俗美食旅游活动的客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鲁冰花童话园,体验了由尚天然到蓝田瑶族风情园之间的田园风光绿道,并观赏了蓝田瑶族风情园的油菜花海。在田园慢行,在春风中徜徉,有一种别样感受。
蓝田瑶族风情园景区当天中午隆重举行了瑶族“长桌宴”民俗美食体验活动。瑶山土猪肉、瑶寨腊味、无公害蔬菜、鲜美山坑鱼、龙门三黄胡须鸡……为前来参观体验蓝田瑶族风情的游客奉上一桌原汁原味的瑶族盛宴。民俗美食体验活动后,游客们还集体参与了植树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还从报名费中抽取10%捐献给龙门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作为公益活动资金。
近日,广东阳江市民周先生拨打本报“民生热线”反映,称其家人在市场买回来的鸡蛋有些奇怪:闻起来有股胶味,蛋黄搅不开,煮熟的蛋黄很有韧性,从高处抛下竟然还能弹起来。
(更多…)
曾经他有机会考上高中,但最后他把机会让给了弟弟,而自己则带着身上仅剩下的3元钱闯深圳,并且自主创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说思路决定出路。他回到家乡山区创业,偏在当地人没做过的事情上寻找商机。他瞄准性状独一无二的当地特产东兰乌鸡,要从乌鸡身上抢占先机。他如何在贫困中找到出路,靠创业改变命运?
这个人就是陈勇,这天来养鸡场的都是他的朋友。由于陈勇养的东兰乌鸡在县里很难买到,这些朋友就专程跑到陈勇的养殖场里买鸡。
陈勇:买不到都跑到场里面来拿了。
记者:你们县里的市场上买不到吗?
陈勇:对,因为我们的鸡基本上养出来的都不够卖。我这些散客吧,算是散客吧。很想吃的时候,就几个人组团过来买了。
而今天,为了让来的人看看自己养的鸡野性到底有多大,陈勇提出谁能逮到鸡,就白送给谁。
陈勇:抓鸡去啊,你们谁抓得谁要。里面有鸡蛋有鸡。你们要找得到鸡蛋就拿鸡蛋。
此话一出,来的这些朋友就开始以各种方式逮鸡。
先是集体包围,再单独狂追,然后又集中包抄。
陈勇:晚餐就在那里了,你们想吃晚餐就说了。快点了快点了,哎呀!
很多人费了好大的劲儿却一无所获,而这边这位女士却幸运地得手了。
朋友覃武英:五斤啊。
陈勇:不可能。送给你了。这个准备下蛋了。
记者:所以它笨重一点。
陈勇:对,笨重一点,如果是不笨重的话,她抓不着了。它行动比较慢一点。
朋友覃武英:我是医生啊,所以我手比较敏感。
陈勇:这个鸡它行动太快了,它跑得很快。
而这两位还没抓到鸡的男士,很不甘心。他们采用各种办法,拼尽了全力。甚至还蹲在吃食的鸡旁边,进行偷袭。还是一无所获。
朋友常伟杰:还是女士抓鸡厉害一点。
记者:我看你们俩累得够呛。都喘了。
朋友韩健:累够呛。是鸡群中的战斗鸡啊这个。很难抓的。
朋友常伟杰:抓鸡抓不了,我们捡鸡蛋算了我们。一人一个鸡蛋回家。
朋友韩健:今天晚上我们就每人一个鸡蛋这样过喽。
抓到鸡的人自然很高兴。
朋友黄慧林:高兴,抓得了,今天高兴。
记者:你们都穿着高跟鞋还挺厉害。
朋友覃武英:我们经常到他这来买,来吃。这个肉很甜。
在东兰县,陈勇是养殖东兰乌鸡规模最大的人。三年多的时间,年销售额达到了600多万元,还带动了这个产业的发展。而采访时,陈勇却告诉记者,自己走上创业这条路,其实是无奈的选择,都是被逼出来的。
陈勇:只能创业,算是被逼一样的。可以这么说吧,是无奈的选择。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我想象我命运中最好的选择,我只能走这条路。
1993年,陈勇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东兰县的这所高中。入学时,他和几个同学一起照了这张照片,陈勇在照片背面写道:“别浪费了青春”。可是开学还不到一个月,陈勇便提出了退学。
陈勇的老家就在这层峦叠嶂的大山里。全家人的生计都靠父亲一个人从这地里一点一点刨出来。陈勇考入高中那年,母亲得了病,陈勇和当时正在读初中的弟弟两人要同时读书,可家里实在供不起了。思来想去,陈勇跟家里人说自己不想念书了。
陈勇:我说我不想念了,我想去外面打工。两个人一起念的话,家里面的负担就会更加重。没有办法了,只能给一个人念。因为我比较大一点,我必须得让给他。我也很想念书,但是我们的命运就是这个样子,委屈也没啥意思。我们就生长在这个地方,就是这么穷啊。
陈勇背着家人跟学校提出了退学,主动把这个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然后带着不舍和遗憾,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活。离开学校的那天,陈勇写道:”别伤心,陈勇,你会有那么一天,是辉煌的自己。”
陈勇踏上了打工的路。他来到南宁,当了一名汽车修理工。1997年,陈勇供弟弟读完了中专,自己也娶妻生子。这时,陈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南下深圳学习挖掘机修理技术。
陈勇: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一面打工,一面学习技术知识,就是我们当地俗话,不是有一句话说:“有技不会穷,无技久久穷。”没有技术就会永远穷下去。因为你有技术可以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金钱啊。技术可以弄得到钱啊。
陈勇怀揣着所有积蓄131元钱来到客车站买车票,可是到深圳的汽车票一张就要128元。买完车票,陈勇只剩下3元钱了。可他还是要去深圳。
陈勇:我好不容易才等到一张车票,我不想失去这个机会。被逼上梁山一样,没有回头路了。
记者:到那万一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啊?
陈勇:没事。反正我是这样想的,给自己多一点压力,要不然我们就没有那个动力。因为我们从小就吃苦,我们不怕苦。大不了去拾荒吧。
陈勇打定主意,大不了去捡垃圾。在去深圳的路上,他用仅剩的三元钱买了6个面包。没钱买水,就喝自来水。就这样身无分文的陈勇到了深圳。他找到了一家修理店铺学习挖掘机修理。一年后,陈勇成了一名挖掘机修理师。而很快,陈勇就用挖掘机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03年,陈勇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开始了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听到这个消息,陈勇立即回到家乡,通过借钱和贷款凑了20万元,买了一台小型二手挖掘机,而陈勇的这部挖掘机在当地是第一台。
陈勇:思路决定了我们的出路必须是这一方面。我们东兰县是贫穷地区,都是山地,没有挖掘机弄一块地弄不平它。如果有一台挖掘机,就有一片天地,你的前景就很广,活路就很多的。你有一片天地一样的。
靠着这台挖掘机,县里基础设施大会战里的很多工程都要找陈勇。后来,他干脆在东兰县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到2011年,陈勇已经积攒了300多万元。
而这时,陈勇却要做一件县里没人干过的事儿。2011年8月,陈勇在东兰县隘洞镇承包一个工程,施工时他发现对面有一片1000多亩的荒山。陈勇四处打听才知道这片山曾经被一个老板承包下来种了板栗。可后来因为经营不善而撂荒,被政府收回了。听到这个消息,陈勇立即出资45万元重新承包下了这片山地。
陈勇:我们小时候是种过田种过地的,看到土地丢荒啊,还有板栗树啊,一丢荒我们就感到心里很可惜的那种。做项目这几年来,我们大会战也快结束了,项目也没多大事情来做来弄。我是想利用这个山头做个转型。所以我就想我把这个山头拿下来慢慢经营,要么就把它改造。
可陈勇包下了这片山后,仔细一盘点,不仅到处都是杂草,里面的九千多棵栗子树里已经有四千多棵树不挂果了。为了把这片山林盘活,陈勇想出个主意:林下养鸡。
陈勇:我这个林子这么大,我就想把这个鸡放到林下来养。增加这个林下的收入。养殖场又可以肥林,一举两得。
这些黑鸡都是东兰县的特有品种,叫东兰乌鸡。采访时,陈勇要现场逮一只东兰乌鸡,给记者看看这种鸡有多特别。
陈勇:这个鸡好难抓这个鸡。这个鸡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黑。我们这个鸡冠是黑的。它的皮啊,肉全部是黑的。这个毛全是黑的。
毛黑、皮黑、外观黑,这都不算,陈勇现场杀了一只东兰乌鸡,让记者看看这鸡到底有多黑。
陈勇:你光看表面,你看不到里面,这个就是内脏,都是黑的。包括这些骨头,全是黑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家禽研究方向高级畜牧师秦黎梅:东兰乌鸡原产于我们广西的东兰县,在全国来讲是独一无二的。一般的乌鸡就是除了皮肤跟骨头是黑色,肉是黑色以外,其他都没有黑色,黑色素就比较少。但是我们这个东兰乌鸡就不一样。我们从里到外都是黑的。
东兰乌鸡以全黑而著称,而且原产地就在东兰县。可在东兰县,一直以来几乎都是农户小规模养殖,很少有人能把东兰乌鸡当成产业做大。
东兰县长乐镇纳雄村东兰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覃汉明:我原来推广过,推不出去。难推出去。人家不信任这个。人家说这个鸡好像乌鸦一样的,黑黑的,不好看。人家结婚的时候都想要那大公鸡,红的好一点。那时候你个人去搞赚不到钱的。
东兰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韦礼延:这个乌鸡的养殖时间长,大规模养殖的比较少。因为它投资的成本比较高。还有单户经营的话,销售渠道,没有有利条件去开拓市场。量并不大。
东兰乌鸡的养殖时间至少需要六个月,而且很多人不了解东兰乌鸡,销路就成了难题。而陈勇偏偏就看上了这个一直没人做大的东兰乌鸡养殖产业,还说自己的思路肯定跟其他人不一样。
陈勇:如果不搞下去的话,我们这个东兰乌鸡都没人知道。如果一旦我们把这个缺口打开以后,这个先机就是我们的。有一句话不是说人无我有,人有我就新。这个是我们创业的一个路子。这个鸡是我们广西的优良品种,我们要把这个鸡打造成高端的鸡,我们不走常规的农贸市场,我们直接走餐饮。
2012年3月,陈勇从县里的原种场进了3000多只鸡苗。6个月后,这些东兰乌鸡出栏了。坚持不走寻常路的陈勇,直接带着这些乌鸡到餐馆推销,但本地的餐馆都嫌贵。陈勇又带着这些鸡跑到南宁、柳州等地的酒店,居然也没卖出去。
东兰县某餐馆经理韦联河:这个很贵的,二三十块钱一斤。现在我们去那边场里面买那个鸡,农村办那个喜事的,一斤13元钱,15元钱就得了。这个比它差不多贵一倍了。本地自己人销可能销不上,消费水平低一点。
陈勇:有点很委屈,有点想不通的样子。好像这么好的东西你们都不认识一样。
到外地销,很多餐厅不认识东兰乌鸡。而由于养殖周期长,一只鸡要卖近百元的价格,本地人还嫌贵。陈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天,陈勇把几个朋友请到了自己的养殖场,他亲自下厨请朋友们吃自己养的东兰乌鸡。
陈勇:好,下锅。
记者:这是几只鸡下锅啊?
陈勇:三只。
记者:三只得有七八斤吧?
陈勇:有六七斤这样子。一只两斤多。
记者:你们一般都怎么吃啊这鸡?
陈勇:我们就喜欢放在锅里炒一下,放水煮汤喝。
像这样请朋友们免费吃鸡的事儿,陈勇经常干。特别是2012年第一批3000多只鸡卖不出去的时候,陈勇几乎天天都会请人吃,而他的朋友们也都收到过他送的东兰乌鸡。
朋友韦善伟:他每天叫我们上来吃鸡吃鸡,捎两只鸡下去。我可以说想吃鸡就来拿,我也数不清了这种事情。虽然吃起来是高兴了,但是觉得还是有点难过。看他们两公婆,虽然看起来很开心,心里面应该是很难过。我相信伤透了心那种。
笑在外面,痛在心里。从承包山林到养鸡,陈勇已经投入了60多万元,可陈勇宁肯送人赔钱也绝不贱卖。
陈勇:成本贵,价钱还是按照我们原来的思路走。就是当做宣传一样送出去。到餐馆,老板不认可我就送你两只,拿去试试看好不好吃。那个是白白干了,没赚钱。但是没赚钱的前提下你也需要把这个销路打开。这批没赚到我就下一批,下批没赚到我还要下一批赚到钱。
就这样,2012年的这第一批3000多只鸡,陈勇几乎都白送给了朋友和餐馆。可到了2013年,禽流感来了。陈勇的东兰乌鸡虽说并没有染上禽流感,但不能往外销,他只能继续养。一直到2014年终于可以销售了,那一万多只乌鸡都变成了一年多的老鸡。
陈勇:就是骑虎难下了,你不干也得干了。你把钱已经弄进去了,你想翻这个本回来必须继续做下去。
陈勇开始建网站,在网上宣传自己的东兰乌鸡。2014年6月,南宁一家主打广西菜的餐饮企业女老板慕名找到了陈勇。
她叫覃蕾菲,经营着一家主打广西特色菜的餐饮企业。覃蕾菲在寻找广西食材的时候,注意到了东兰乌鸡和陈勇。
南宁市某餐饮企业执行董事覃蕾菲:知道东兰县最有名的地理标志食材就是东兰乌鸡。我们巴马的香猪,我们环江的香牛,都是非常传统的食物,我们城市里的人反而吃不着。所以我那时候我就下决心,广西菜。把广西的好山好水好食材,和广西的一些地方的小吃啊这些东西结合起来就是广西菜。就这样我们就爬到山上就找到陈总。
可当覃蕾菲到山上找到陈勇后,被陈勇养的这些东兰乌鸡惊到了。那时正是6月份,覃蕾菲穿着一双露脚趾的凉鞋到了陈勇的养鸡场。却没想一露面,乌鸡就开始啄她的脚。
南宁市某餐饮企业执行董事覃蕾菲:那个鸡很厉害,这个鸡飞来飞去地(的),然后就在后面啄我的脚。它跑很快,往边上跑,一会儿它又追着我,真的很快,一点都不怕人。就是我们说的有点野的那种。我记忆更深刻的是,他们拿这么多玉米出来,一洒,那个鸡从山上到处飞下来,真的是飞下来。那个景观真的很壮观。当时我们都哇,天啊,真没见过这样的。
陈勇:鸡以为是,那个脚丫像虫一样,像蚯蚓一样,它就来叮了。
记者:那我穿着鞋。
陈勇:没事。这种它就看不出来了。
记者:那它就不理我了是吗?
陈勇:是啊。
初次见面,这些啄脚又会飞,野性十足的东兰乌鸡一下子打动了覃蕾菲。她当即就要跟陈勇合作。
南宁市某餐饮企业执行董事覃蕾菲:我觉得这个鸡太好了,我们广西有这么好的黑鸡,非常有意思。当时我就觉得我们广西菜一定要有这东西。
现在,陈勇把东兰乌鸡销到了覃蕾菲的几家餐厅,成为了餐厅里的主打特色菜。很多客人来吃这里吃饭,都会专门点东兰乌鸡。
记者:鸡汤是怎么做的,我看看这个鸡汤?
顾客:有个鸡肉,还有个人参。
记者:红枣,人参。
顾客:对,炖乌鸡。
顾客:我们经常来吃,就是每个月那几天的时候,然后天气冷的时候特别就喜欢喝鸡汤。属于必点的吧。
现在,陈勇每年有四万多只乌鸡都销给了覃蕾菲的餐厅。而陈勇还找到广东、湖南等地的一些餐厅合作。陈勇在东兰县成立了东兰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带着当地160多户农民养殖东兰乌鸡致富。2015年,陈勇的合作社年出栏8万多羽东兰乌鸡。他还在山上种上了沙糖桔、珍珠李等树种。曾经那个一门心思想摆脱贫困,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的陈勇,现在已经踏踏实实地在家乡山区干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陈勇:山区的机会不是说没有,你得去发现,得去挖掘它。这个创业就是比较艰难一点,很多年轻人不看重这一点,因为条件太苦。其实在我们地方创业的话,只要你找对了路子,发掘好项目的话,比外面创业的发展潜力还要大得多。
三黄胡须鸡以肉嫩骨细,皮脆鲜美,肉质特佳以及具有三黄胡须的独特外貌而驰名国内外,它适应性强,羽毛生长很慢,育肥性能良好,性成熟早,就巢性强。雄性性成熟早于雌性,公鸡3月龄开始性成熟,母鸡4月龄始开产。在农村放养和母鸡孵化的情况下,母鸡年产蛋45~55枚,在群养和人工催醒的条件下,母鸡年产蛋可达108枚,平均蛋重45.75克,蛋壳呈淡褐色或乳白色。三黄胡须鸡一般出栏前经育肥(公鸡先阉割).5月龄公鸡达1.8公斤,半净膛率87.5%,全净膛率78.7%.4月龄母鸡达1.3公斤,半净膛率84.6%,全净膛率76.7%
鸡肉或将取代猪肉地位
目前,我国的人均鸡肉消费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尚存较大差距。以目前世界主要地区来说,美国的人均鸡肉消费量44.3 公斤,澳大利亚人均鸡肉消费量35.4 公斤,沙特人均消费量38.7 公斤;巴西人均消费量34.3 公斤,均远高于我国人均12公斤的水平。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膳食的肉类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以猪肉为代表的红肉消费逐年递减,而以鸡肉为代表的白肉消费正逐年递增。鸡肉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1982 年的5%持续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按照这一趋势推算,预计到21 世纪30 年代,鸡肉将超过猪肉成为中国大众肉类膳食结构中的主流消费品。
“不要挤,排好队来领取,每户100只。 ”5月5日,庐江县冶父山田埠村村部人头攒动,村民相约前来领取“扶贫鸡”,技术人员一边分发鸡苗,一边传授养鸡技术要领,“鸡苗拿回去后,前期要少加点饲料,拌在粮食里饲养……”
“我们村有贫困户120户,今年脱贫目标是70户。今天这70户都领到了‘扶贫鸡’,我们将督促村民好好喂养,争取让他们早日脱贫。 ”村党支部书记曾思好说,田埠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山场面积大。过去1000多户村民习惯了传统耕种模式,守着荒山野岭,靠打工过日子。如今这里家家户发展林下养鸡,收入逐年增加,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这种帮扶比直接送钱还好,发鸡苗能让我们自己凭本领赚钱。 ”领到鸡苗的贫困户宛志伟喜滋滋地说,他领到100只鸡苗,据估算长大后每只可卖100多元,总收入可达1万元。 “我要精心饲养这些鸡苗,争取早日甩掉贫困的‘帽子’。 ”
在鸡苗发放前,该县农技人员还深入乡村,对养殖户进行了养殖技术培训,同时还与领到“扶贫鸡”的贫困户签订了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承诺书,帮助养殖户成立了合作社组织,通过统一进料、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等方式,使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养鸡行列中来。
“山地里种上经果林,土鸡就在林下放养,饿了吃虫草,渴了喝山泉水。 ”贫困户章荣方去年初从合作社赊回1200只鸡苗。当年6月底,成活的1000余只商品鸡全部出售,合作社扣除成本后,将1万元利润交到章荣方手中。然后,他又赊回第二批鸡苗……章荣方说,这两年通过养鸡,他已成功摘掉“穷帽子”,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当上“有钱人”。
“扶贫不是把钱直接给贫困户,而是要让钱生钱。 ”庐江县扶贫办负责人吴周介绍,为扶持和促进贫困户增收,从2015年起,该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在32个贫困村中开展“每户百羽鸡”扶贫养殖工程,深入帮扶点“送鸡苗、送技术”,通过“造血式”帮扶,为帮扶对象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之道。同时,县政府还牵线搭桥,让“扶贫鸡”搭上电商快车,这些生态放养的鸡现在已成了抢手货,价格贵、销路畅,养殖户只管养好鸡、点票子。
“无鸡不成宴”是广东一句名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鸡也成为日常肉类之一,下面大铜锤农场介绍二款胡须鸡不同蒸法:
1、干蒸鸡
【口感】酥烂鲜嫩,清香适口;
【原料】胡须母鸡:1000克;
【调料】桂皮:5克,大葱:25克,姜:25克,醋:15克,八角:5克,盐:10克,花椒:5克;
如何做干蒸鸡才好吃呢!!!
1、把鸡头,爪,翅膀尖切去不要;以背部开膛,掏去内脏洗净;
2、用精盐把鸡的外皮擦匀,膛内撒入精盐腌好;
3、茴香,花椒,桂皮用布包扎紧与葱段,姜块一起装入鸡膛内,上屉用旺火蒸烂;
4、取出去掉茴香,姜块,等料不要;
5、鸡晾凉拆去骨,再切成5厘米长,1厘米宽的条,码在盘里即成。
2、田七蒸鸡
【功效】大补气血。适用于产后血虚、面色萎黄及久病体弱等症;
【原料】胡须母鸡:1500克;
【辅料】田七:20克;
【调料】姜:10克,大葱:10克,黄酒:15克,盐:3克,味精:1克;
如何做田七蒸鸡才好吃呢!!!
1、鸡宰杀后洗净,剁成长方形小块,分10份分装碗内;
2、将田七一半研末备用,另一半蒸软后切成薄片;
3、田七片分放于盛鸡的碗内,并摆葱段、姜片各少许于田七片上,再分别加入清汤、黄酒、盐,上笼蒸约2小时。
4、出笼后去葱、姜,加味精,并将余下之田七粉分撒于各碗的汤中。
华容县东山镇白果村村民刘其瑞、刘其祥两兄弟及其妻子4人,主动放弃在外打工的活动,而利用本地生态山地养土鸡产土蛋,使收入年年递增。去年的纯收入20多万元,比他们4人在外打工的年纯收入8万来元,要高一倍多。
刘其瑞、刘其祥两兄弟各有小孩一个,加上年过6旬的父母,全家共8人,尚未分家,他们兄弟两人及其妻子4人,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正是身强力壮,能干事的时候,原来都长期在珠海等地打工,4人年收入除去吃用和回家往返路费不到8万元。2008年春上,他们兄弟商量着,每年在外打工,尽管拼死拼命干活,仅赚那么几万元钱,是永远也发不了财的。他们认为本村的土地是属华容县省级桃花山森林公园,山上有楠竹、松树、杉树、枫树、樟树等各种乔木灌木,即算没有树木的地方也杂草丛生,生态环境比较好,很适合养殖土鸡产蛋。于是,两兄弟在2008年春,共投资8万元在两座山上建起四间大鸡舍,买回4000只小土鸡喂养。这些小土鸡白天都放牧在山上,让其觅食蚂蚁、蝗虫等虫类,有的鸡还飞到树枝上去啄食毛虫等虫类,群众称其是捕虫能手、天兵天将。同时,鸡群所产生的粪便,可使山上的树木花草长得茂盛,等于是露天肥料场。晚上鸡群则进入鸡舍,适当喂些玉米、豆饼、菜饼、麦夫、谷物等食物。这样,土鸡生长得比较快又健壮,只半年时间,到这年10月,就开始产蛋。
这些土鸡由于吃的全是天然食物和农家饲料,没有掺入任何化学添加剂和激素之类的人工饲料,所以产出来的蛋质量是比较高的,其蛋壳结实坚厚,其蛋白纤维细嫩,蛋黄有的呈黄色,有的呈红色或橙色,吃起来味道喷香口感好,摆到市场上,颇受顾客欢迎,都愿出高价购买,每只最高售价达2元,一般每只都卖到1.6元左右。头一年所产的数十万只蛋,加上一些仔公鸡和产蛋少的土母鸡出售,共收入两万多元。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随着自繁自养土鸡土蛋不断增加,收入也就不断增加,到2012年,土鸡土蛋共收入近百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达20多万元。
面对着这好的来势,刘其瑞兄弟历数着,在家利用生态养土鸡,除了比在外打工收入增加倍多以外,还有许多好处:第一,其小孩就地读小学、中学都能得到父母的照料安排,生活舒适,成长茁壮;第二,年长的父母有三病两痛,也能得到儿子媳妇的照料,父母并能参入养鸡做些轻微劳动如放牧鸡群等。自己则可腾出一些时间来种植玉米等饲料,他们并准备将山上所有的荒地都种上树木,以让森林公园处处都郁郁葱葱。
去年下半年,刘其瑞在长沙租了一个门面,专门销售土鸡土蛋,生意可俏了,他们将土鸡土蛋分送到几百个比较小的超市,很快卖完了,一个月销售收入达上10万。本村一些村民,眼见刘氏兄弟养土鸡开始致富了,便纷纷想参入这一行业。去年5月,刘其瑞已与附近几个村的10户农民组成桃花山白果生态专业合作社,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已纷纷回到家里,加入到合作社,投入资金和劳力扩大养土鸡业务,争取在两年内年产土鸡十多万只、土蛋1000万只,让村民们都逐步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