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安徽长丰:“IT男”返乡当农夫 年入百万
曾经的他是城市里的一位人人都羡慕的都市“it男”。但在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后,他返乡当起了农夫。今年或许他又将有百万元进账。 他干过动漫设计,从事过软件开发,是一位都市“it男”。可他在挣得人生“第一桶金”后,却选择了回乡创业,当起了“农夫”,种麦、养鹅,念起“农业经”,唱响“乡村曲”。他就是长丰县造甲乡大学生创业者李林瑞。 1987年出生的李林瑞,母亲去世得早,在父亲精心培养下,2006年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李林瑞毕业后顺利就职于合肥动漫产业园,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他并不满足这一切,一心想着创业。2013年,他与朋友合开了一家电脑公司,从事软件开发,顺利掘得了“第一桶金”。 在农村长大的李林瑞,一直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的软件开发事业风头正劲时,他却选择了回乡创业。2014年,他回到造甲乡,租了300多亩地,开始养殖皖西白鹅。聊到“养鹅经”,李林瑞说:“鹅是食草动物,只要前期掌控好温度,适时注射防病疫苗,还是比较好养的。每年4月份雏鹅进栏,11月底就能出栏,成品鹅可长到12~15斤,每只可净赚70~80元。” 李林瑞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养殖,纯粹‘摸着石头过河’,差点‘全军覆没’。”李林瑞说。2014年,他买了2000只皖西大白鹅幼苗,每只32元,由于经验不足,养了一个多月,雏鹅死了一半,损失3万多元。说到创业之初的经历,李林瑞至今仍心有余悸。 2015年秋季,李林瑞成功养殖的3000只商品大白鹅远销上海。李林瑞说,去年纯赚了20多万元。此外,他养殖的500只种鹅也很“争气”,下了8000多枚鹅蛋,送到孵化厂生产鹅苗,平均每只鹅苗赚了25元,此项又让他进账20万元。 2015年下半年,李林瑞又承包了1200亩土地,与皖农种业合作,采取“订单式”销售,大面积种植小麦,预计今年将有近百万元的收入。 “今年午收过后,我准备种一些青豆、红豆等杂粮。”李林瑞表示,下一步,他准备把水渠塘坝建好,在发展特色经果林以及精品蔬菜种植的同时,尝试开展休闲垂钓,走农家乐、采摘游等综合发展之路。
矮脚鸡-中国版的茶花观赏鸡
矮脚鸡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兴义市。矮脚鸡体躯匀称,羽毛松软紧贴矮。红黄色羽毛,主副翼羽和腹、尾羽为黑翠绿色。单冠,虹彩橘黄色,喙短,背宽平,尾翘。母鸡以黄麻色为主,白色、黑麻色次之。喙、胫、爪为黑色,少数杂有黄色。胫短,整个体躯似匍匐地面。公鸡胫长6.5cm,母鸡5.9cm。“招财鸡”原产于泰国和东南亚一带,是最可爱、体型最小的一种观赏鸡、宠物鸡。公鸡体重约在400至600克,母鸡体重约在300至500克,甚至更小。招财鸡体态优美,挺胸翘尾。后来被带人带进云南与云南本土的茶花鸡杂交,经过多年的发展型成了中国版的茶花观赏鸡,由于本地人不知“招财鸡”的叫法,只知杂交出来的鸡,相比云南茶花鸡,脚矮了很多就把它称之为“矮脚鸡”。有人又说是泰语的(译音)。目前“招财鸡”分为国内“招财鸡”和纯进口品种的“招财鸡”。
2016年5月12日养鸡市场价格行情评述
肉毛鸡价格:今日毛鸡价格维持稳定.供需博弈下,东北地区随着天气特好,购销顺畅,毛鸡价涨后开始小幅回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依旧维持小幅上涨.主产区均价7.86元/公斤,较昨日持平,其中量高价为河南地区7.94元/公斤,最低价地区为辽宁地区7.78元/公斤鸡内产品价格维持小幅调整,走货平稳,鸡源供应暂时没有大量增幅,预计本周毛鸡价格仍以小幅波动为主。 肉苗鸡价格:今日鸡苗价格上涨.鸡苗价格在联合挺价下,主产品从昨天局地上涨已特为普涨,涨幅在0.1元/羽.今日主产区均价3.01元/羽,较昨日上涨0.08元/羽,其中量高价为山东地区3.13元/羽,最低价为江苏地区2.89元/羽.这一波鸡苗价格跌幅明显较前两波小,也说明在鸡苗供应量同比下降的大背景下,鸡苗厂挺价意愿非常强,今年鸡苗价格底部基数日明显高于去年.预计鸡苗价格仍以小涨为主,涨幅或不大。 817肉毛鸡价格:2016年5月12日817毛鸡价格主流稳定,均价3.45-3.55元/斤,较昨日持平。 817肉苗鸡价格:2016年5月12日817鸡苗价格主流上涨,均价0.50-0.60元/羽,较昨日上涨0.02元/羽。 今日鸡蛋价格行情:今日全国主产区鸡蛋价格整体趋稳,均价3.25元/斤,较昨日持平,其中山东地区均价最高为3.36元/斤,河北地区均价最低3.18元/斤,今日全国范围内蛋价保持稳定,蛋商正常采购,市场走货一般;目前主产区各地库存不多,端午临近养殖户观望心理浓烈,预计短期内蛋鸡以稳中调整为主 淘汰鸡价格行情:今日全国主产区淘汰鸡价格震荡调整,均价4.87元/斤,较昨日持平,其中辽宁地区均价最高4.93元/斤,河南地区均价最低4.78元/斤,随着端午临近,市场各货逐渐开启,据反馈食品厂根据价格波动来制定端午备货量,同时储备肉投放利空因素影响,预计近期淘鸡价格或稳中震荡调整为主。 今日养鸡市场价格行情汇总 2016年5月12日817鸡苗价格行情参考 2016年5月12日河南地区鸡苗价格--主流上涨,上涨幅度为0.10元/羽 2016年5月12日辽宁地区鸡苗价格--主流上涨,上涨幅度为0.07元/羽 2016年5月12日安徽地区鸡苗价格--主流上涨,上涨幅度为0.30元/羽 2016年5月12日河北地区鸡苗价格--主流上涨,上涨幅度为0.10元/羽 2016年5月12日山东地区鸡苗价格--主流上2016年5月12日全国鸭苗价格行情参考 2016年5月12日全国毛鸭价格行情参考 2016年5月12日安徽麻鸡价格行情参考2016年5月12日甘肃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宁夏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江西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重庆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新疆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四川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陕西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北京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上海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天津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福建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浙江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 2016年5月12日内蒙古地区鸡蛋价格--主流稳定2016年5月12日全国豆粕价格行情参考 2016年5月12日全国玉米价格行情参考2016年5月12日817毛鸡价格行情参考...
湖南怀化:农民给土鸡的婚房 解决抱窝难题
在湖南省怀化市有一名养鸡大户,他养鸡就捉摸着怎么给鸡建设婚房,这听起来有些奇怪,可是自从他把婚房建好后,每年的效益增加了一倍。那么他为什么要给鸡建婚房呢?这婚房又有什么神奇之处。能让效益增一倍。到底是什么样的笼子? 连体式种鸡笼,获得了国家专利,解决规模化养土鸡中鸡抱窝的难题,以及鸡抱窝得寄生虫病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让鸡增加一倍的产蛋量,另外实现笼养方式让鸡自然交配,鸡蛋的受精率可以达到90%以上。
胡须鸡适合哪些人群食用
胡须鸡肉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胡须鸡肉不但适于热炒、炖汤,而且是比较适合冷食凉拌的肉类。胡须鸡的全身上下都可以食用,且营养功效丰富,随处可见,故民间称胡须鸡为“济世良药”。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老人、病人、体弱者更宜食用. 感冒伴有头痛,乏力, 发热的人及内火偏旺和痰湿偏重之人忌食鸡肉,鸡汤。肥胖症患者和患有热毒疖肿之人忌食;高血压病人和血脂偏高者忌食。胡须鸡肉鸡汤中含脂肪较多,会使血中胆固醇进一步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使血压持续升高,对病情不利;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以免刺激胆囊,引起胆绞痛发作。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
旧院黑鸡是一个优良的地方鸡种
旧院黑鸡产于四川省万源县的旧院区、大竹区、官渡区、城果区,以及 毗邻的白沙工农区和城口。宣汉等县也有分布。 大铜锤农场 旧院黑鸡个体较大,体型是长方形,皮肤有白色和乌色两种。公鸡体型高大,豆冠的公鸡体型颇似斗鸡,昂首挺胸、好斗,羽毛多数为黑红色,其梳羽、蓑羽和镰羽呈黑色,红色镶边,富有光泽。有少数是全黑色,约占20%。母鸡羽毛黑色带翠绿色光泽,少数母鸡颈羽为红色镶边的黑羽。脸部皮肤红色或紫色,喙角黑色,虹彩为桔红色;冠为单冠和豆冠两种。耳叶呈红色或紫色,腔呈黑色,无胫羽。 旧院黑鸡是一个优良的地方鸡种,具体大、早期生长快、出肉率高、蛋大、遗传性稳定、耐粗耐寒等特性;在群体中有部分鸡产蓝壳蛋。成年公鸡为2.61公斤,母鸡为1.76公斤。旧院黑鸡生长速度快,月龄公鸡达成年公体重的85.05%,母鸡相应为88.64%。 旧院黑鸡年产蛋平均100枚左右,平均蛋重54.6克,最大达74克,蛋壳浅褐色。但群体中有5%的鸡产蓝壳蛋。产蓝壳蛋并非环境造成,经试验产蓝壳蛋鸡用产白壳蛋的京白公鸡杂交,其杂一代中有83.9%的母鸡产蓝壳蛋,研究证明蓝色蛋壳性状是遗传性状。
东兴村养鸡户刘宝顺是个养鸡“大能人”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长胜乡东兴村,这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人均耕地一亩,土地贫瘠的山村。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 在乡亲们眼里,刘宝顺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能人”。对此,他自己也不讳言。 12月14日,时值正午12点,记者来到东兴村养鸡户刘宝顺的家里。一进门记者就看到,刘宝顺正坐在电脑旁,上网查找养鸡的相关技术和新型机械化养鸡所用的设备,而他的爱人正在屋内忙着往筐里装鸡蛋…… 1992年刘宝顺在煤井打工,全家仅靠每月几百元收入过活,并未甘心。他决心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生活。 那阵子,他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乍见到了食物,吃着碗里的,按着盆里的,盯着锅里的,哪口都想尝尝。 1993年一次偶然,让刘宝顺夫妻俩觉得养鸡业前景不错,不安分的心让二人开始养鸡。没有养鸡经验,仅凭着敢想敢干的闯劲,当年,二人借钱买回1000只小鸡崽,开始了他们的发家梦想。 这一次,刘宝顺和妻子宋玉英赚到了养殖以来的最大一桶“金”,也正是这第一次的成功,增加了他们养鸡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随后他们的养鸡业越来越红火,刘宝顺开始把敏锐的商业触角同时伸向多个市场领域,此时他的养殖业就像“滚雪球”似地壮大。 蛋鸡数量从最开始的1000只发展到了4000只,成为村里较大规模的家庭养鸡户,最原始的老鸡场变成了现在的集给水、拌料全自动化的新型鸡场,家里住的房子也从破旧的小草房,变成了现在的将近190平方米的大砖瓦房,这些,都让村里人羡慕不已。 妻子宋玉英说:“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和过去给人打工比,最大的区别就是花钱不用那样算计了,手里感觉宽裕了很多,自己给自己打工,干劲才会最大,现在给我个工作换我的养鸡,我都不换了。” 聊起家里变化,刘宝顺的妻子宋玉英愉快地打开了话匣子。她说,自家现在就拿2002年的生活都没法比啊,那真是好比天上一个,地下一个。 现在,养鸡规模已达到6000多只,一只鸡一年的成本大约在30元左右,一年产蛋在300个,每年鸡蛋的行情不同所得利润也有所不同,但是一年下来,收入个三五万元不成问题。 新农村建设以来,也就是几年光景,夫妻二人也和其他农民一样靠勤劳致了富,在陆续添置了大彩电等各种家用电器后,农用小四轮拖拉机、三轮车和自用小汽车也相继进入家中,刘宝顺还在城里买了楼房给孩子留着。 说到前后生活变化,刘宝顺感慨万千。憨憨的他告诉记者,自家能够走上养鸡富裕之路,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区、乡、村领导干部的扶持,得益于自己的敢想敢干。 致富不忘本。刘宝顺养鸡致富后,很多村民专程来到鸡场参观学习,刘宝顺不辞辛劳,手把手将技术传授给前来学习的村民。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东兴村新增养鸡户近10多户,加快了致富的进程。 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可刘宝顺并没闲着,他又琢磨起怎么能在自己家里也发展一下绿色循环经济。他说,自家的鸡粪可是“纯天然”的肥料,现在大多数人家种地都用农药化肥,他用鸡粪肥料撒在自己承包的苞米地里,再用打出的玉米磨成饲料喂鸡,这样鸡蛋就披上了“绿色外衣”,鸡蛋价高好销。刘宝顺告诉记者,自家产的鸡蛋有了品牌效应名气,只在岭东区内就能完全消化掉。刘宝顺说,今后他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自己家产的鸡蛋也能够在城里的大超市里出现。 多年的养鸡生涯,刘宝顺已在这一行业渐有名气,他也由推着小车的叫卖转变为了批发商上门要货了,相信凭着一股创业激情和勤劳的干劲,刘宝顺夫妻俩的养鸡之路一定越走越宽阔! 记者感言: 土地贫瘠、先天匮乏,却促成了村民们打破村与城的界限,增添了他们在一片更广阔的天空里寻找富路的勇气与信心。 农民要想发家致富快人一步,就必须寻求适合发展的途径。东兴村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准确地找到了自己发展前进的出路。发展养殖业,为农民刘宝顺俩夫妻带来的,是超过地里庄家几倍、甚至更高的效益账。 由此可见,让养殖业由副业转变成主业,由辅助产业提升为中轴产业,是农村发展生产、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一个有效途径。
鹅蛋很生气“超级”鸡蛋210克
“喂,晨报吗?我想报个料:我爸家有只鸡下了一颗超级鸡蛋,比鹅蛋还大,我长到26岁,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鸡蛋。”5月16日,家住乌市温泉东路的李万里报料。 5月17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刚从父亲家取回“超级鸡蛋”的李万里。“这么大个宝贝,千万别弄碎喽。”他双手小心翼翼地从装着半桶蛋的塑料桶里捧出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苹果大小的物体。直到揭下4层泡沫网套、1层塑料袋、两层纸巾,才见到传说中的“超级鸡蛋”。 从左至右依次为“超级鸡蛋”、鹅蛋、普通鸡蛋。 “超级鸡蛋”的颜色看上去和普通鸡蛋无异,放在手中,可以感受到其沉甸甸的重量。为了做比较,李万里从桶子里拿出一颗普通鸡蛋和一颗鹅蛋。 嚯,好家伙!超级鸡蛋、鹅蛋、普通鸡蛋放在一起,简直是“蛋爷爷”、“蛋爸爸”、“蛋孙子”的组合。长约10厘米的“超级蛋”在只有4厘米长的普通蛋面前,显得十分霸气。再一称重量,普通鸡蛋重60克,超级蛋竟重达210克,是普通蛋的3倍还多。 “很稀奇,以前没见过,想来见识见识。”听说李万里带回一颗“鸡蛋中的战斗机”,邻居王女士特意赶来看看。 李万里说,5月15日,他到水磨沟区八道湾村父亲家,帮父亲下地干农活。“16日下午3点,我从地里干完活回到家给鸡喂食,收蛋收到一半,突然一眼见到了‘超级蛋’。”李万里回忆,“我赶紧拿着蛋给我爸看,养鸡30多年的他也很惊奇。” “我们家有22只鸡,生这只蛋的黑鸡已养两年多,体形比别的鸡都大,重4公斤,从2014年夏天开始下蛋。平常这只鸡的产蛋习惯是一天一次、一次一枚,重量也就60克左右,有的时候会是双黄蛋。但为什么这次会产出巨蛋,我也很好奇。”李万里的父亲李文青说,“它和别的鸡吃的一样,苞米、野菜、剩饭之类的。要说这次下蛋有啥特别的,那就是它两天没下蛋了,结果就下了这么大一个。” 李万里的爱人甄翠杰笑着说:“这只母鸡,我们打算不吃它了,就让它安安心心生蛋,最好能再下一颗‘超级蛋’。” 关于蛋的“未来”,李家人打算一直保存着。“吃了太可惜,先留着吧。”李万里说。 什么原因让鸡产下这么大一枚蛋?记者联系了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季月光。“这么大的蛋,虽然不稀奇,但的确很少见。”季月光介绍,“这可能是母鸡在排卵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受到惊吓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它也有可能是一颗双黄蛋或者多黄蛋。” □新闻链接 产下超大鸡蛋不容易 一般鸡蛋重量在60克—70克。不过,近些年也常有超大鸡蛋的新闻。 ●2007年3月,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大方村一村民家养的一只两岁母鸡,产下一个250克重的鸡蛋,但母鸡被活活憋死。 ●2009年1月,四川邛崃固驿镇柏林村的孙伟群家中的一只母鸡,在经历了4天难产的痛苦后,产下了一枚重达210克的巨大鸡蛋。 ●2010年7月28日,山东省枣庄市李恒先生家养的一只鸡所下一枚鸡蛋重320克,是目前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的鸡蛋。 (原标题:鹅蛋很生气“超级”鸡蛋210克)
生物基因:鸡与人类基因相似度为60%
就我们的基因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非常之小——我们大约有99.9%的DNA是与身边的人相一致的。 例如,在最近一次的TED演讲中,物理学家兼企业家Riccardo Sabatini论证了整个人类遗传密码的印刷本可占满262,000页的纸张,或175本厚厚的书(每本约为1500页)。在这些书页之中,对于每个人而言仅有500张是独一无二的。 基因图 这对于其他生物而言也是如此,如黑猩猩或猫。但是例如鸡等下蛋的禽类又是怎样的呢?事实证明,大约60%的鸡基因与人类基因是一致的。 在2004年一篇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上的论文中,国际鸡基因组测序协会(International Chicken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发现,虽然鸡没有像人类那样拥有那么多的DNA,但它拥有相同数量的基因。在这些基因之中,就基底细胞结构及其这些细胞的工作机制而言,它们与人类基因有着更强的相似性。而在指令我们的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基因方面,鸡的基因相似性较少。 与60%相比较而言,与我们最亲近的黑猩猩与人类同有96%的相同基因。 (原标题:鸡与人类在基因上有多少相似度?)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通过精准扶贫,帮助深山养蜂人把蜂蜜推向电商之路
惠城养蜂小伙致力用好蜜开发蜂蜜衍生产品……近年来我市养蜂产业蓬勃发展,近日,《惠州日报》对龙门县、惠城区等地的养蜂产业报道,更是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8月初,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交易时间》栏目组分别来到我市龙门县和惠城区,了解养蜂特色农业的发展情况。据悉,拍摄内容将于近期在CCTV-2播放。 “没想到我们山里头的蜂蜜不但能搭上网络快车,还能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这全靠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精准扶贫的帮助和宣传报道!”近日,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养蜂人王月明感慨地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蜜浓更盼人欣赏。 “如何打造特色农产品,开辟新出路”是当下农户所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惠州日报》实时关注的民生动向。据了解,《惠州日报》2016年7月15日A8版 《深山好蜜搭上电商快车》,以及2015年12月19日A3版《游牧养蜂人 追花逐蜜走四方》等报道见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在感叹养蜂人艰辛的同时,更是纷纷对“惠报电商利用平台优势为蜂农拓宽销路”一举点赞。 该报道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日前,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交易时间》栏目组了解到,该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一档关注资本市场以及财经方面动向、同时涉及农业领域发展的新栏目。该栏目组从网络平台看到《惠州日报》相关报道后,感觉符合他们的栏目主题,于是在8月初先后前往我市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惠城区水口街道,采访拍摄养蜂人的生存现状,及养蜂产业的发展方向,拍摄内容将于本月底在该栏目中播出。 惠报集团精准扶贫帮扶农民农产品走出小村庄 “能得到央视的关注,让我对我们自己的蜂蜜走出深山更有信心了!”王月明很开心,石莲村的蜂蜜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帮助下走上了网络电商平台,如今,还通过《惠州日报》、今日惠州网的宣传报道,得到了更多关注和支持。“有了大家的帮助,我们的养蜂事业一定会像名字 ‘永红’一样,越来越红火!”石莲村养蜂人王炳炎笑着说。 据悉,按照市委、市政府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统一部署,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从今年4月开始与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进行结对帮扶。“当我来到石莲村后,第一时间就跟随村干部一起四处走访。在深入了解过程中,发现蜂蜜是该村一样很有潜力的农产品,但这些优质的蜂蜜却因为农户缺乏经营思维一直不好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驻村干部、石莲村“第一书记”吕恩宏说,在帮扶石莲村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后,集团旗下电商平台惠报电商主动提出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免费帮助石莲村村民推广、销售该村蜂蜜。 “希望石莲村能通过我们的帮扶和推广,将当地农产品打造成特色品牌,不但能走出深山,还能越走越远。”吕恩宏说,通过《惠州日报》、今日惠州网的宣传报道,石莲村农户得到了央视的关注,这给他们接下来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像村里的竹笋、花生品质也很不错,接下来会继续利用好惠报集团的优势将当地特色农产品做强做大。” “特别感谢央视对我们原生态蜂蜜产品的关注,这将使我们更加有信心做好良心产业。”在惠城区水口街道经营蜂蜜小店的孔杰说,如今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会坚持把生态农产品发扬光大,回报社会对生态农业的信任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