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东莞胡须鸡产蛋高峰期添料的方法
养殖胡须鸡在产蛋的高峰期时对于营养物质需求较多,所以为了保证能够充足供应营养,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就要加强,现大铜锤农场将胡须鸡产蛋高峰期添料的方法给大家介绍如下: 加料目的: 从产蛋开始到产蛋高峰这段时间内,通过给胡须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均衡的饲料,控制好种母鸡的体重,保障其身体健康,体格健壮,体况良好,并使之顺利地达到一个理想的产蛋高峰,生产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 (更多…)
胡须鸡雏鸡雌雄该怎么鉴别?
雏鸡雌雄鉴别方法是养鸡场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因为有些育雏方法需要进行分群饲养,所以要求鸡场工作人员进行胡须鸡雌雄鉴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更多…)
胡须鸡种公鸡的管理技巧
在世界范围内,只要使胡须鸡种公鸡达到一定的条件,鸡群才会获得良好的受精率。然而,为了获得良好的受精率,就需要管理好鸡群,确保种公鸡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获得正确的骨架发育、睾丸发育和均匀度,确保控制好种公鸡的饲喂、正确的公母比例以及种公鸡适宜的肥胖程度。 饲舍安排 如果将种公鸡与种母鸡分开饲养,让胡须鸡种公鸡按照体重生长曲线饲喂就变得简单许多。然而,种公鸡通常总是被安置在鸡舍的最末端,饲养人员难以观察其行为和活动。安伟捷育种公司的技术管理人员建议,种公鸡应饲养在鸡舍入口处最前端的围栏内,便于育雏育成期进行观察和管理。 在全阶段饲养程序中,建议不要使用棚架,因为6周龄~12周龄期间,正是鸡只肌肉、肌腱组织和韧带发育的关键时刻,棚架会对鸡只腿关节造成重大应激。 随着不断生长,种公鸡自然会需要更多的饲养面积。所以必须注意,要按照鸡群相应的年龄为其提供正确的饲养密度和采食空间。 早期育雏阶段 饲养管理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就是要使雏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鸡只整个一生中最初的72小时尤为重要,这不仅能确定其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和全身羽毛的生长状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最初的阶段决定着鸡只骨架的发育。只有育雏育成期种公鸡得到良好的骨架发育,它们才能在整个产蛋期进行有效的交配。 要使雏鸡获得良好的开端,应确保在前14日龄内完全按照体重曲线生长。为达到此目标,许多种鸡场使用商品代肉鸡的育雏料(无球虫药)。 如在1日龄或1周龄内实施断喙,应倍加小心,否则断喙不当仍是鸡群均匀度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14日龄后影响鸡群均匀度的最大因素是种公鸡能否获得和吃掉其所应得到的料量。种公鸡的均匀度十分关键,要保持良好的均匀度,饲喂系统必须能够在同一时间为所有的公鸡提供准确的料量。要密切观察鸡只行为,特别是从手工喂料转换到自动饲喂系统喂料的阶段,确保供料均匀,确保鸡群均匀地生长。 在获得正确体重生长曲线的同时,种公鸡的均匀度从35日龄开始应一直保持在80%~85%之间,从而在混群和交配时,鸡只的性成熟基本相同。 到8周龄时,鸡只85%的骨架发育基本结束。因而此阶段一定要达到,甚至要超过早期的体重标准,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种公鸡已成熟的体形要比最佳理想的体形要小些。没有一个良好的骨架,种公鸡就会趋于肥胖程度偏大,脂肪堆积,产蛋后期形体就会很差,这样会限制其交配的成功率。 有助于种公鸡获得正确骨架的重点如下: 7日龄时要达到目标体重140克(必要时可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开食料); 4周龄时进行全群称重分栏,此时要淘汰特别小的鸡只; 对本品种而言,最迟到8周龄获得所规定的标准体重; 10周龄时做最后一次选种工作,必要时重新制定体重生长曲线,此后至交配开始不要再对种公鸡做任何工作。 要确保种公鸡的饲养密度不要拥挤(应每平方米3只公鸡~4只公鸡),要为其提供充裕的采食空间(15厘米/只),饲喂器的运转速度要足够快(最快2分钟/栏~3分钟/栏)。 睾丸发育 在10周龄~15周龄之间种公鸡的睾丸开始发育,尤为重要的是此阶段内要保证每周持续的周增重,否则此期间出现任何的体重下降都会影响睾丸发育。也会影响产蛋后期精子的产生。从15周龄起始,鸡只体内的繁殖系统将快速发育,所以至产蛋期开始务必要保证按照体重生长曲线饲喂,特别是公母混群时更是如此。出于此原因,10周龄至混群这段时间饲养密度及饲料的均匀分配尤为重要。
散养走地胡须鸡的科学养殖方法
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胡须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胡须鸡仔、育成胡须鸡和成年胡须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一般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散养胡须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养殖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胡须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一般胡须鸡舍按照每只胡须鸡0.1平方米,运动场按每只胡须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竹篱和塑料网围起来。
惠州土鸡之三黄胡须鸡的养殖技巧
三黄胡须鸡是惠州出名的鸡种,几乎乡下家家都养着这种鸡,那么养殖三黄胡须鸡有什么技巧呢?下面就由大铜锤农场跟大家讲解一下三黄胡须鸡的养殖技巧吧。 三黄胡须鸡的管理 选择适宜的环境。初生胡须鸡仔体温调节能力差,必须有适宜的温、湿度,一般两周前舍温保证在30℃左右,以后逐渐降低,至5周时保持在21-25℃。 为避免胡须鸡仔因胡须鸡舍温度高湿度过低造成脱水,在第一周舍内湿度保持65-70%的稍高湿度,两周后应降低湿度,最后维持在55%-60%,保持舍内干燥即可。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防止贼风。 为促进鸡的采食和生长,采用合理有效的光照制度。育雏头两周光照强度应稍大,每平方米2-3瓦,以后每平方米1瓦左右即可,育雏头两天连续48小时光照,而后每天照明23小时,关灯1小时,至2周后间歇光照法(即1-2小时光照随后2-4小时黑暗)。 三黄胡须鸡的饲养 三黄胡须鸡饲料必须含有较高能量和蛋白质,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最好在三黄胡须鸡的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全价配合料,不限量任其自由充分采食,每天定时加料,添料不要超过饲槽高度的1/3,以免啄出浪费。不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并保证新鲜清洁充足的饮水。在开食前的饮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或蔗糖有利于胡须鸡仔体力恢复和生长。 疫病的防治 三黄胡须鸡生长采用“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场后应彻底清扫消毒。 保持胡须鸡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及时作好预防接种和预防性投药工作,防止球虫病、禽霍乱、鸡白痢等疾病发生,从而降低三黄胡须鸡的死亡率。 免疫程序 1日龄:孵化出壳24小时内,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龄:肾传弱毒苗、传支H120,2倍量饮水或点眼。 7日龄: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鸡、爱维茵、红宝等快速型三黄胡须鸡可免)。 8日龄: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饮水或滴鼻点眼。 10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新城疫疫区或发病严重鸡场,可将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使用,即用1头份活疫苗滴鼻,同时新城疫油佐剂灭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龄: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饮水。 13日龄:小鸡三联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传支二价三联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0—25日龄:禽霍乱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鸡可免)。 28日龄:预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40—45日龄: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传支二价)三联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广东惠州博罗石坝胡须鸡养殖场建设应考虑的几大问题
在广东惠州博罗石坝建设胡须鸡养殖场,既要选择好场址,也要注意交通、水、电、防疫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胡须鸡养殖场在建设后获得良好的使用性与实用性,具体的胡须鸡养殖场建设应考虑的几大问题由大铜锤农场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交通: 通往胡须鸡场的交通要方便,道路要好,以便于胡须鸡雏、饲料、垫料等物资的运进和出栏肉胡须鸡以及粪便等的运出。 (2)水和电: 水和电是养胡须鸡生产中必备的条件,在选择胡须鸡场时必须考虑该处电力是否能满足生产高峰时的需要。不能长时间的停电,尤其是育雏时胡须鸡舍需要温度和光照,停电将造成胡须鸡雏因低温死亡。水质要清洁无污染,最好是深水井或消毒的自来水,未经消毒的河水、池塘水或含有过量氯离子的水,不能给胡须鸡饮用。 (3)场址的选择: 胡须鸡舍建筑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肉胡须鸡生产能力的发挥、养胡须鸡盈利的大小,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如果要新建一个胡须鸡养殖场应选择一个地势干燥、土质良好、坐北朝南、背风向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冬季保温,四季通风,光照和排水。如果还想扩大规模,还应留有发展的余地。 (4)防疫问题: 胡须鸡场应建在远离村屯或畜禽饲养场1千米或更远的地方,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个体养胡须鸡户也不应将胡须鸡舍设在过往人员频繁或生活区内,最好能有一个小的隔离段,除饲养人员外,杜绝外人的出入。 惠州三黄胡须鸡养殖场(http://www.huxuji.com.cn/)从上述可以知道,胡须鸡舍的建立是一个非常科学严谨的事情,一个好的胡须鸡养殖场能让你养殖的时候更省心省力!
广东惠州博罗石坝农村散养三黄胡须鸡应该如何养?
在广东惠州博罗石坝农村,散养三黄胡须鸡广泛存在。目前石坝散养三黄胡须鸡的成活率很低,饲养周期很长,养鸡户很难赚到钱。那么,石坝散养三黄胡须鸡如何提供成活率和效益,从而赚到钱。 我们来看下农村散养三黄胡须鸡成活率和效益低的原因。 1.很多农村的散养三黄胡须鸡户,饲养管理基本没有,卫生条件很差,消毒甚至从来都没有做过,这导致一系列的病毒细菌滋生传播,造成鸡群容易发病。 2.农村散养三黄胡须鸡一般缺乏基本的基础设施,广东土鸡群可以随便走动,很容易饮用生活污水或者吃到田地里喷洒了农药的草,造成中毒;另外基础设施的缺乏也导致冬季的时候鸡群无法获得保暖,很多鸡病发呼吸道疾病。 3.散养三黄胡须鸡养殖户一般养鸡技术欠缺,不知道如何给鸡治病,常常出现用药不当、治疗不及时或者用药过量等情况。 4.农村散养三黄胡须鸡基本忽略了营养和应激因素,比如鸡生病好了之后或者天气炎热的时候,鸡群食欲下降,喝水较多,此时就需要补充营养,很多散养三黄胡须鸡户基本没有这个意识。 由于上述四个情况的存在,农村散养三黄胡须鸡死亡率高、成长缓慢、吃料多,很难为养鸡户带来多少收益,有时候甚至会赔不少钱。那么,针对上述情况,散养三黄胡须鸡的养鸡户该如何做呢?惠州三黄胡须鸡养殖场(http://www.huxuji.com.cn)认为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养殖: 1.养鸡户在买入鸡苗的时候,首先要做好鸡舍的消毒和卫生工作,调控好舍内的温度和通风设施。 2.即便是散养三黄胡须鸡,养鸡户也应该做好鸡病的预防工作。要科学合理的做好驱虫和疫苗免疫,给鸡群补充营养保健产品和多种维生素,提高鸡群的抗应激能力和抵抗力。 3.养鸡户要学会观察鸡群的吃料、饮水、粪便和活动情况,如果存在异常,应该立即隔离发病鸡,及时对症治疗。 4.平时养鸡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消毒,每周至少处理一次鸡舍的鸡粪和杂物,保持鸡舍内的卫生清洁。另外要饲喂新鲜饲料,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证鸡舍的光照和通风,雨雪天气禁止放养等。
有机生态胡须鸡养殖技术
有机胡须鸡,因为颔下有发达而张开的羽毛,形似胡须而得名。是我国现存比较古老的中型肉用地方鸡品种。有机胡须鸡脂肪少而皮薄,肉质细嫩,乳白色,当地的老百姓称为玻璃肉。口感香而略带甜味儿。蛋黄的颜色为金黄色而微红,营养价值高。下面为大家介绍有机胡须鸡养殖技术: 1.有机胡须鸡养殖场地的选择 土鸡的养殖区域一定要远离住宅区、农田、矿区、学校、饮用水源等,避免对这些地区的正常秩序造成影响;土鸡放养地要交通便利;林木的覆盖密度为60 %~80 %,选择饲养土鸡的林木最好是落叶阔叶林。因为夏季天气较热,而落叶阔叶林能够为夏季为土鸡遮挡阳光。还可以是具有经济效益的果树;所选择的养殖地最佳坡度为12~30 ℃。养殖场地的土壤要疏松、肥沃,养殖环境要清幽、水源较好、空气清新。 2.有机胡须鸡棚舍搭建 在林下与果园里的最高处寻找背风向阳的平地,再用钢管、空心砖、彩钢瓦等组建坐北朝南的简易鸡舍,将干净的稻草等铺在鸡舍内,并在鸡舍内用竹子、木条等为鸡搭建栖息架,在鸡舍前面用尼龙网等围成土鸡放养地,鸡舍的组建主要是为鸡提供遮风挡雨、夜间栖息的场所。 3.有机胡须鸡饲养管理要点 ①清晨喂料加水时,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若发现病鸡如流鼻水、眼泪,脸面肿胀及呼吸困难等,应及时挑出隔离或淘汰。健康的鸡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叫声清脆;病鸡则精神沉郁,行动迟缓或蹲伏昏睡,毛松翅垂。正常鸡粪为灰色,并有白色尿酸盐附着。 ②夜间倾听鸡群有无呼吸道疾病的异常声音,特别是冬天,由于通风不良,易造成呼吸道病,如发现有呼噜、喘气、咳嗽等,有必要的及时隔离,单独饲喂医治。 ③注意鸡舍的温度变化,尤其冬季不得有穿堂风、贼风等。 ④观察有无啄癖鸡,若发现应及时挑出,用紫药水将血色擦掉,并及时找出原因,是否天气环境变化、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光照过强等,对症处理。 4.有机胡须鸡喂饲管理 ①饮水:提供充足干净的清水,每次加水时,一定要把饮水器清洗干净。 ②喂料:料桶要分布均匀,料桶及秧盘要经常清扫,料桶里的料吃完后,拿出料桶,让鸡再吃净秧盘里的余料;提供全价配合饲料,料桶及秧盘要定期清洗干净,并一星期消毒一次,其内不得有鸡粪和其它脏物;如果拌湿料,料不要拌得太多,以鸡群一个半小时吃完为限度,然后要清洗吃料器具,以免余湿料发酸变质引起鸡只致病,高温多湿季节,喂料时要注意观察饲料有无结块、变味现象等,注意霉变的饲料不能饲喂。 ③育肥:若后期(即上市前20天)鸡只不够肥,可到市场买些猪肥肉、油膘熬制成猪油拌入饲料,油渣也可以喂鸡,一般1包料加2—3斤猪油。 ④整齐度差时,可增加每次投料量,减少投料次数。 ⑤定期对鸡场和养鸡用具进行消毒,防比治好,要注意温度变化,以免鸡只感冒并发呼吸道病。 5.三黄胡须鸡环境卫生 ①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尤其夏季,鸡粪含水约8%,使舍内湿度大,影响散热,要及时清除。 ②每隔三、四天清理鸡粪一次,最多不得超过一个星期,有条件的每星期冲洗一次,注意每次清理后,必须用食盐消毒一次,不得用农药消毒。 ③收集的鸡粪远离鸡场堆积,不得在鸡舍旁堆放发酵。 ④加强通风,鸡舍尽可能多开些窗或卷起围着的塑胶布等,通风的原则是先保证气味没有刺鼻熏眼,再保证鸡舍温度。防止应激在鸡群数量较大时,应把公母分开饲养。因公鸡采食能力强,而母鸡相对较弱,所以合群饲养对母鸡育肥不利。 ①避免鸡群受突然高温、强光,突发性声音,有毒气体等的刺激,一旦听到鸡群惊叫,巨大噪音,不论什么时候都应立刻赶到鸡舍,给其安慰。 ②在鸡舍圈养的鸡只,放养时,注意不要强行驱赶出舍外,以免造成应激或不知道回栏,而应顺其自然外出,可采取把料桶拿出舍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