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鸡孵化场内各种建筑设施的布局一定要符合单向流程作业程序,人和空气的流向,冲洗消 毒的作业程序以及污物、废物处理的无污染性,总体设计不准出现交叉污染的问题。孵化场 的单向流程作业程序为:种蛋从种鸡场运来后,先进入种蛋接收室,根据种蛋的批次行分选码盘,进入种蛋熏蒸消毒间进行熏蒸消毒,然后进入蛋库存放,上孵时从蛋库将种蛋推入预温间,预温后推入孵化器孵化,18天后移入出雏器,出雏后雏鸡送入雏鸡分选室,分选后进行必要的免疫等,最后存入待运间,等待发运。孵化场地面应是水泥的,最好是水磨石面,各厅室地面要建0.5%-1.0%坡度,不能积水。
Related Posts
胡须鸡放养防治寄生虫的三大措施,放养胡须鸡需要注意寄生虫
胡须鸡 对于笼养的胡须鸡,消费者更喜欢放养的胡须鸡,因为鸡味深、营养好,而且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所以不少地区也开始了放养胡须鸡的模式,但在这种养殖模式中要注意寄生虫,抓好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定期彻底消毒;经常观察鸡群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胡须鸡仔遭受雨淋与兽害;合理调整精料的质与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粪便处理 经常清扫胡须鸡仔栖息舍内的粪便及垫草,并定点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 3、搞好鸡的驱虫工作 胡须鸡在放养之前一个月,进行第一次驱虫;放养之后15~20天进行第二次驱虫;以后每隔1~2个月驱虫一次,直到上市销售为止。
饲料对散养胡须鸡有何影响
大铜锤农场提醒您饲料对胡须鸡的影响如下: 优质的全价饲料是饲养健康胡须鸡的重要条件,千万不能贪便宜用劣质胡须鸡饲料。品质差的饲料不按要求配方生产,料中含有大量的劣质饼粕、石粉、石屑等矿物质,营养含量不足或不合理的饲料,当前常见的劣质饲料有: 1.维生素不平衡。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不足,长期使用导致雏鸡患维生素B1缺乏症,成年鸡患维生素B2缺乏症,产蛋率下降;还可导致成年鸡维生素B2缺乏,蛋鸡呈现贫血症状。 2.矿物质添加过多。饲料中过量添加石屑、石粉,长时间喂这样的饲料可使母鸡开产后下软皮蛋,出现佝偻病,严重者可引起痛风等矿物质代谢紊乱性病症。 3.能量成分过多。能量原料过多,而含蛋白高的鱼粉减少,两者搭配不合理,该种饲料可导致胡须鸡体内脂肪过度沉积,患脂肪肝综合症。 4.配方不稳定。个体户生产饲料及养胡须鸡户自配料,由于就地取材,原料品种少,饲料成分变动大,用这种料喂胡须鸡,会产生应激反应,致使产蛋率高低不稳定,高峰期短或不明显。 5.用棉籽饼代替优质豆粕。有些饲料中棉籽饼添加过多或用其完全取代豆粕,结果使饲料品质明显下降,同时还会对蛋鸡产生毒副作用。 6.含盐量不稳定。使用次鱼粉太多而使盐含量增加,导致胡须鸡过量饮水而出现消化不良,使产蛋明显减少,还有的饲料含盐过低,引起胡须鸡啄羽、啄肛。
胡须鸡场专用设备:全自动集蛋机,全自动捡蛋机
胡须鸡场用全自动集蛋机,全自动捡蛋机 (1)组成部分: 本机由底座、胡须鸡蛋上传系统、软破蛋过滤系统、集蛋带及集蛋带驱动系统、胡须鸡蛋前端收集系统、配电系统组成。 (2)底座: 机架是采用优质的C形钢材焊接而成.机架是由具有多年结构设计经验的工程师设计而成,结构合理,具有承载能力大,结构不变形等优点。 (3)胡须鸡蛋上传系统 胡须鸡蛋上传系统由传动效率高的中空蜗轮减速机驱动,实行驱动无损耗.故障率低,寿命长,并且运行平稳,噪音小,减少噪音对胡须鸡只的影响,提高产蛋率。 (4)软破蛋过滤系统 软破蛋过滤系统的传动机构采用链条.链轮传动,传动平稳。此系统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加装,将软蛋漏到下面的软蛋盘内。防止软蛋运输过程中破碎后的胡须鸡蛋粘液粘到上传系统上,污染成品胡须鸡蛋。 (5)集蛋带及集蛋带驱动系统 由传动效率高的中空蜗轮减速机驱动,从而保证了胡须鸡蛋输送带的平稳运行。驱动辊是采用优质的橡胶压制而成,增加了与输送带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打滑及跑偏现象。 输送带是采用优质的材料制成,具有耐磨性好、寿命长、表面的花纹有效的防止胡须鸡蛋在输送过程中的滞留现象发生。 (6)胡须鸡蛋前端收集系统 主要目的是将胡须鸡蛋从上传系统上收集下来。保证胡须鸡蛋滚动速度适当并不允许胡须鸡蛋产生滞留现象。 (7)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是采用国标电器,专业电器工程师设计..节省人力,便于管理.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各种电器控制系统。
胡须鸡仔入舍前如何管理?
胡须鸡仔进入育雏舍后,要先让胡须鸡仔饮水,用20℃左右温开水,水中放育雏药或电解多维。胡须鸡仔进舍后应控制饮水量,以防脱水严重的鸡雏一次饮水太多出现水中毒。2日龄~7日龄时,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自由饮用,目的是为了: (1)减少应激。抓雏、运输、环境变化等应激反应。 (2)预防疾病。有些疾病是从种鸡垂直传播给胡须鸡仔的,如白痢、慢呼、大肠杆菌病等。1日龄胡须鸡仔温度稳定在36~37℃,温度过低不利于卵黄吸收,以后每天温度降0.5℃;湿度保持在65~70%,如达不到,可在升温炉上加一铝锅水以蒸发水蒸气,坚决避免高温低湿现象,以免鸡只脱水,在保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开食胡须鸡仔饮水2~4小时后,有1/3的胡须鸡仔有啄食表现时开始喂料,将饲料撒在垫纸或料盒上,少给勤添,每2小时左右撤去脏料更换新料,4日龄以后,每3小时给料一次。 光照:前2天24小时光照;每15平方米一只40瓦灯泡,自3日龄起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夜里12点关灯。 注意进雏后: (1)仔细挑选出残弱鸡,隔离单独饲养,检查脐带是否收缩不全,发现有隆起、黑蒂、血丝甚至有臭味的鸡只应淘汰,因抢水打湿羽毛的鸡只应捡出,放置在温度高且干燥处。 (2)仔细观察,将温度和湿度随时控制好,发现鸡群聚堆或伏卧在火源附近,说明温度太低,应加温;如鸡只远离火源,在墙根处聚集,说明温度太高,严防高温低湿,胡须鸡仔脱水。 (3)随时清除开食盘中的脏物,做好每日记录,如死淘数、喂料量等。3日龄后带鸡消毒,用消毒剂带鸡喷雾消毒和舍外5米内环境消毒。带鸡消毒,注意不要直接对准胡须鸡仔喷雾。更换门口消毒盘内的消毒液,使其保持消毒浓度。
春季养胡须鸡高效益的七个要点
冬春天气寒冷,青绿饲料匮乏,因此,冬春养胡须鸡要想获得高效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保暖 冬春气候寒冷多变,给养胡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胡须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胡须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 通风 冬春由于气温较低,胡须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三黄胡须鸡排出的废气和胡须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积聚在胡须鸡舍中,易诱发胡须鸡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冬春养胡须鸡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胡须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证胡须鸡舍空气清新。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防患于未然。但通风时千万注意,不要使冷风直接吹在胡须鸡体上,以防止胡须鸡患感冒。 降湿 冬春胡须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再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胡须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冬春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胡须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消毒 消毒工作应贯穿整个养胡须鸡的全过程。冬春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冬春气候寒冷,胡须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如果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造成惨重损失。因此,冬春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定期进行消毒。 补照 光照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冬春昼短夜长,蛋胡须鸡常因光照不足而引起产蛋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个小时,但也不能超过17小时(超过17小时会造成胡须鸡生理机能紊乱)。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个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小时~5小时。 增能 胡须鸡是靠吃进体内的能量饲料来获得热能维持体温,冬春外界的气温越低,胡须鸡用于御寒的热能消耗就越多。据测定,冬春胡须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要增加10%左右。所以,在冬春胡须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充足能量饲料,除了保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还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胡须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强体 冬春胡须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可定期有针对性地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强胡须鸡的体质,提高胡须鸡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和生产能力,提高养殖效益。
规模胡须鸡场使用兽药需要注意什么?
规模胡须鸡场使用兽药需要注意什么?大铜锤农场提醒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妥善保存 在养胡须鸡场,常用的消毒药、内服药、药物添加剂等,一定要按照药物的性状特征设专柜,分开保存,专人管理,以免贮藏不当,误用药物,引起胡须鸡群中毒或死亡。在存放药物时,还应注意有些药物对温度、湿度、避光、防氧化等条件的要求,以免失效。 二、采用适宜的给药方法 根据用药的目的、病情缓急及药物的本身性质来确定最适宜的给药方法。如预防用药,一般是拌料或饮水等,这样省工省时;如个别治疗用药,一般是口服、注射,这样用药量准确,效果确实。 三、注意给药时间 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应当准确,并按规定时间和次数给药。有些药物的剂量要求比较严格,如呋喃类和磺胺类药物,剂量稍大或饲喂时间过长,就会引起中毒。 四、注意配伍禁忌 两种以上药物在同一时间配伍使用,其结果要比单用某种药物好些。但在许多情况下,药物之间配合不当可能出现减弱疗效, 增加毒性的变化。这种配伍变化属于禁忌,必须避免。 五、记录用药情况 要对免疫注射情况,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必须按照兽药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期限、使用剂量以及休药期等规定严格使用兽用。遵守用药规定,及时停药,填写好用药登记表。 六、注意休药期 胡须鸡场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根据药物及停药期的不同,在胡须鸡只开产或出笼上市前及时停药,以避免药物残留污染胡须鸡蛋和上市胡须鸡肉。在胡须鸡只饲养过程中要禁止使用乙烯雌酚、氯霉素、痢特灵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不得将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作添加剂使用,胡须鸡只要在使用抗生素和磺胺药停药3天以上才能出笼上市。
笼养胡须鸡科学饲养要点
在胡须鸡的养殖中可以采取笼养的方法,这样具有集中、易管理等优点,不过也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要领,比如光照、断喙等,具体的笼养胡须鸡科学饲养要点给大家分享如下: 1.光照 胡须鸡 笼养胡须鸡从20周龄起,单靠自然光照不能提高鸡的产蛋率,必须每日补充人工光照0.5~1小时。从21周龄始,每周增加半小时,直至产蛋高峰,即30~32周龄,每日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达15~16小时,光照强度5~10瓦,到淘汰前2个月,可改为光照17小时。 在人工光照过程中,胡须鸡舍灯泡的分布比例是1:1.5,也就是每排灯泡与灯泡间的距离,应为灯泡与鸡体间距的1.5倍。如果鸡舍大,采用双排以上灯泡照明,要求相邻的两排灯泡呈交错分布。如果是多层笼养,每列通道上的灯泡应高低错落呈锯齿状排列。 2.断喙 有人认为笼养不必要断喙而被忽视,其实不然,即使采用个体笼养,有些鸡也会通过笼网间隙进行啄肛、啄羽。由于鸡群啄食癖的发生,会降低产蛋率,严重的可引起鸡只死亡。因此,对胡须鸡,必须实行断喙1~2次。最早可在5~9日龄,或上笼前12~13周进行,用断喙机于鼻孔前0.5厘米处切断上喙,切下喙时要比上喙留长一些。断喙前于水中加入维生素K,以防血流不止;断喙后,水槽、食槽、饮水器中要加大饲料量和水的深度。 3.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 鸡舍适宜的温度应在18~20℃,相对湿度为60%~75%。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因为笼养胡须鸡相对密度较大,在不同的季节,鸡舍的温湿度有所不同,要求我们在饲养管理上必须随时根据变化的条件,事先把工作做好。如为防止夏季炎热,鸡舍顶部要有隔热装置,并在鸡舍安装通风、降温设施,及时清除粪便,减少氨气,通风时,靠近鸡的地方风速每秒不超过17米。在寒冷的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为避免贼风、冷风侵袭,要在门口挂上保暖的门帘。总之,要做到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保温。 4.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三黄胡须鸡性情温顺,胆小、怕惊,一旦受到惊吓,都会带来经济损失。应激会影响母鸡的排卵,尤其产蛋期间,保持鸡群的安静环境十分必要,要求在开产前2周,转入产蛋笼,以有一个适应新环境的时间。饲养管理人员应尽量消除一切干扰因素,预防接种、整修鸡舍、鸡笼清扫、消毒等工作,要在鸡上产蛋笼前完成。日常工作中,如饲喂、清扫粪便、打扫鸡舍卫生等,也要做到动作轻、声音小,少惊吓鸡群,谢绝陌生人进入鸡舍参观,并防止动物闯入鸡舍,如猫、狗、鸟等。 5.合理的饲养密度 这一点很重要,饲养密度大,会使产蛋率下降。较理想的饲养密度是,每只鸡所占笼底面积不少于400平方厘米。为便于鸡只采食,每只鸡所需的饲槽、水槽长度不少于13厘米。
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胡须鸡仔质量的影响
胡须鸡种蛋的孵化是胡须鸡养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胡须鸡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胡须鸡仔,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胡须鸡种蛋的品质和加强胡须鸡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胡须鸡仔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胡须鸡仔质量的途径。 1.温度 1.1温度的作用 温度是孵化中最重要的条件,对孵化率和健雏率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没有适宜的温度,胚胎就不能发育或发育不正常,就得不到好的孵化效果。 1.2温度的要求 孵化初期,胚胎物质代谢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自温调节能力,故需较高的温度;孵化中期,胚胎物质代谢日益加强,体温调节能力也逐渐加强,此时温度要保持平稳;孵化后期至出壳前,胚胎已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加上本身新陈代谢旺盛,产生大量的体热,此时温度还应稍低,以利散热。因此,孵化期应遵循前高、中平、后低的原则。 1.3温度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1.3.1影响出壳时间和孵化率 孵化温度高则胚胎发育快,胡须鸡仔提高出壳;温度低则胚胎生长发育迟缓,出壳时间晚而拖延。据试验,37.8℃孵化21天出雏,孵化率最高;38.5℃仅要20天就出雏;39.5℃只需19天,且胡须鸡仔体重轻,孵化率低;35.5℃要延迟到24天出壳,且大多数胚胎死于壳内。 1.3.2影响胡须鸡仔质量 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过低或时高时低都会使弱雏增加,健雏率降低。如孵化温度高会造成胡须鸡仔个体细小,绒毛太短或成小卷团,眼、喙异常,卵黄囊和肠留在腹腔外不能及时进入体内等;温度过低胡须鸡仔不活泼,绒毛粗糙、干燥,腹部肿大柔软,脐环闭合不良,跗关节红肿,站立不稳等;温度时高时低也常会出现脐环闭合不良,眼睛闭合,眼部绒毛粘连,脱水,弯趾或八字脚等。 1.4温度的控制 应根据胚胎的需温特点、入孵方式和孵化方法正确供温。如分批入孵时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机的温度控制为37.8℃,出雏机的温度为37.0℃~37.5℃;整批入孵时采用变温孵化法,1-7天孵化温度38℃,8-12天为37.8℃,13-18天为37.6℃,19-21天为37.0℃,孵化室室温最好控制在22℃~26℃。这样,方可取得较好的孵化效果。 2.湿度 2.1湿度的作用 湿度具有导热作用,在孵化初期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孵化后期有利于胚胎生理热的散发;湿度不当会影响蛋内水分蒸发和胚胎的物质代谢;湿度还有利于胡须鸡仔出壳,出壳时,在足够的湿度和空气中CO2的作用下,使蛋壳的CaCO3变为Ca(HCO3)2,蛋壳变脆,便于胡须鸡仔出壳。 2.2温度的要求 孵化室和出雏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孵化机内保持50%~60%,出雏机保持65%~75%。 2.3湿度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胚胎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不及温度敏感,一般不会造成孵化率大幅下降。但湿度控制不当会影响胡须鸡仔的质量,如湿度过大,会延长出壳时间,胡须鸡仔体软,腹大,绒毛粘连蛋黄液;湿度过小,提前出壳,胡须鸡仔干瘪瘦小,绒毛干燥,发焦,有时粘壳。 2.4湿度的调节 湿度过大,适当减少水盘数量,或加强通风,使水气散发;湿度低,则适当增加水盘数量,冷天加温水,夏天加冷水,也可洒湿地面,增加水分蒸发,以提高室内湿度。 3.通风 3.1通风的目的 供给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的O2,排出CO2;使孵化器内温度均匀;促进胚胎散热,防止自温超温。 3.2通风的要求 保持新鲜的空气,O2含量不低于20%,CO2浓度不超过0.5%,但不能因通风而影响温度和湿度。 3.3通风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孵化机内CO2浓度达1%时,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增加,出现胎位不正和畸形等现象。据资料介绍,机内CO2含量超过1%,每增加1%,孵化率下降15%,当CO2浓度达到10%,胚胎将全部死亡。通风过度则会影响到温度和湿度,三黄胡须鸡仔出现眼睛闭合,眼部绒毛粘连,脱水,粪便呈绿色等。 3.4通风的调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胚胎在孵化过程中的发育特点进行。一般在孵化初期通风量可以小些,孵化中后期,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大,代谢加强,通风量应逐渐增强,尤其在即将破壳出雏的情况下,更应注意通风,避免孵化后期胚胎闷死在壳内。每个孵化机都有通风孔,通过开启通风孔来调节通风,一般第一周开启1/4~1/3,第二周开启1/3~1/2,第三周开启3/4~4/4。 4.翻蛋 4.1翻蛋的目的 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使胚胎各部位受热均匀;供应新鲜空气;有助于胚胎运动,保持胎位正常。 4.2翻蛋的要求 每隔1-2小时翻蛋1次,孵化满18天停止翻蛋。 4.3翻蛋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长期不翻蛋或翻蛋不正常,会降低孵化率,胚胎粘在壳膜上,粘着的部分出现畸形,如肢的缺少或畸形。据报道,整个孵化期不翻蛋,孵化率为29%;前7天翻蛋其后不翻,孵化率为79%;前14天翻蛋其后不翻,孵化率为95%。 4.4翻蛋方法 翻蛋的角度要有90度,以水平位前俯后仰或左右各45度为宜,并要防止震动。 5.凉蛋 5.1凉蛋的目的 驱散孵化机中的余热,让胚胎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同时给胚胎冷刺激,促进胚胎发育。 5.2凉蛋的要求 在较冷的天气,孵化机供温稳定,通风良好,机内不超温,可以不凉蛋。在高温季节孵化,整箱入孵上蛋量较大,通风不良时需进行凉蛋,尤其是孵化后期胚胎物质代谢加强,自温超温时应加强凉蛋,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20分钟。 5.3凉蛋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凉蛋对孵化率影响不大。但在高温季节,整箱入孵时,孵化机内温度超温不进行凉蛋,则会引起死胚和弱雏增加,孵化率下降。 5.4凉蛋的方法 将孵化机的气孔或门窗打开,关闭电源,让胚蛋温度下降。凉蛋时用眼皮测温,以蛋贴眼皮,感觉微凉(32℃~35℃)即可,然后再徐徐给温,逐渐达到孵化所需要的温度。
十大陷阱容易让养胡须鸡赔钱,养胡须鸡不赚钱的十大原因
在胡须鸡养殖业中,有不少的人发生了赔钱的事情,其实养胡须鸡不赚钱与饲养管理、市场行情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所以今天大铜锤农场给大家列举了养胡须鸡不赚钱的十大原因: 1 观念不好,总想低投入高产出。 2 老在等行情。 3 行情差时,使用便宜料。 (更多…)
怎样设计胡须鸡孵化场的生产能力
如果胡须鸡孵化场的种蛋是从外界购入,那么孵化场的设计要考虑购入数量及雏鸡的销售情况。一般情况下孵化场是与种鸡场生产能力配套设计的,而且孵化场要配备一个具有一定贮存能力的蛋库,购置一定数量的孵化器与出雏器。根据种蛋保存期一般不超过7天的原则,种鸡场日产蛋数量×7,即为种蛋库的容量。但蛋库的实际容量至少要高出20%。 购置孵化器与出雏器时,要考虑种鸡场在产蛋高峰期的最大生产量,然后根据每周生产量、每月生产量及每周或每月上孵的次数,以及所购孵化器的容量来计算出雏器的数量。孵化器与出雏器容量比例一般为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