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_belatedPNG.fix(‘.logo img,.mainNav li.on,.mainNav li.on1,.mainNav .nH1 a’);
东安鸡属中型优质肉用地方鸡种。体型中等,体质结实,敏捷、觅食力强,以黑羽和黄羽为主,外貌特征基本一致,遗传性稳定。性成熟早,母鸡开产日龄为21周龄,公鸡10周龄开啼。东安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中磷、锰、锌的含量较高。
吃一只鸡,需要花多少钱?有人从菜场里买一只活鸡只需要二三十元,也有人要花一两百元。上周,武汉一位年轻妈妈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月子餐单,其中光是喝鸡汤用的母鸡,就要198元一只,一个月子买鸡花了2000多元,引来网友热议。
中华宫廷黄鸡、正宗柴鸡、北京油鸡、宫廷老母鸡、月子专用鸡等有着不同名称的“高价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武汉超市、专卖店中。这些鸡的共同点是贵:每只价格从80多元到200多元,比市场上普通鸡贵出不少。这些鸡为何卖得这样贵?又是哪些人在买呢?
198元的月子鸡 不菲价格引网友热议
“我还在住院的时候,同房间的新妈妈们就在讨论,出院以后买哪种鸡补身子呢。”家住武昌的徐梦(音)是一位新妈妈,宝宝才2个月,上周她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月子餐单,吸引了许多人关注,其中网友讨论最多的就是她在月子里吃的高价老母鸡。
徐梦说,她吃的鸡是月嫂推荐的,这种鸡产地是北京市密云县,需要网购,从网上买回来是袋装的,拆开来清洗后就能炖汤。“月嫂告诉我,这些鸡都是在有机基地散养的,有机玉米(1622, 62.00, 3.97%)喂养,是真正的北京油鸡。”徐梦说,虽然一只鸡要198元,但她身边朋友同事生小孩都是这么补身子的,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吃贵一点的鸡还是让她觉得值。
198元的鸡,与集贸市场里20多元一只的鸡,究竟有何不同?徐梦说,她买的月子鸡一剖开,肚子里一大堆肥油,煲汤的时候满屋飘香,炖出来的汤颜色金黄,还浮着厚厚一层油。“坐月子、手术后的病人是最主要的客户,其次高级白领买的也多。”在水果湖一家有机专卖店里,十多种包装精美的土鸡摆在货架上,有的产地在北京,有的就在武汉近郊。老板说,客人多是买来补身体,也有一些年轻人说亚健康买回去炖汤。“市场行情很不错,上个月卖出了400多只”。
凭啥卖这么贵 卖家称“养殖环境不一般”
记者从三镇多个集贸市场上了解到,目前武汉市场上的活鸡,多在8至9元一斤,买一只3斤左右的鸡,不超过30元。如果在集贸市场上买“土鸡”,每斤也只需要12元左右。
昨日,记者联系上北京一家企业的销售负责人,这也是徐梦告诉记者的一款高价鸡的生产企业。该企业销售的北京油鸡(也称柴鸡),论个头大小不同,售价在128元至198元之间。
记者对价格产生质疑,销售人员回应:“我们的鸡,是清朝的宫廷御膳用鸡……”他还着重介绍,以一款“金牌老母鸡”为例,母鸡是散养了500天以上的,住在山清水秀的环境里,心情愉快、产蛋量高。这位销售人员还称,“出身这么好的鸡,一点都不贵。”
汉阳郭茨口的一家土鸡专卖店里,最便宜的土鸡要88元一只,最贵的要价200多元。店主说,三环内都可以送货上门,“不是正宗土鸡不要钱”。
为何敢拍着胸脯说不正宗不要钱?该店主说,像“清朝宫廷鸡”、“国宴用鸡”这样的广告他不敢宣传,但他的鸡都是从京山县屈家岭的一个养殖场送来的,该养殖场在联合坝水库边上,三面环山、气候宜人,给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加上鸡长年在山上野放,吃的是五谷杂粮、小虫以及各种山中野生的草,属于“天然无污染”的产品。
山上养殖“虫子鸡” 多数供给酒店度假村
高价鸡的养殖条件,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好?连日来,记者探访养殖源头,发现在武汉的蔡甸区永安街老湾村,村民王四平养的“虫子鸡”每斤卖到50多元,一只2.5斤的土鸡要128元,是本地养殖户里名符其实的高价鸡。
在王四平的养殖场里,近3万只鸡每天都在几座山头里跑。王四平说,他从2007年开始养殖这种专门吃蛆蝇和青菜的土鸡,当年就定价118元/只,是武汉最贵的土鸡。他说,很多养土鸡的都说是吃虫子、青菜、玉米,但喂蛆蝇的几乎没有,因此他的喂养成本高出许多。
王四平当年花8万元租下几座山头,雇人与他一起赶着鸡跑,以此锻炼肌肉。“就算是散养的鸡,也会因为有人喂食而变得懒惰不愿意动。”王四平说,为了加强鸡的锻炼,他们会时常把鸡转移山头来锻炼,就是今天在这个山头喂,明天又放到别的山头喂,扩大鸡的运动范围,增加鸡的野性。如果有些鸡还喜欢扎堆活动,他就派人拿着杆子去撵,撵得它们到处跑,锻炼肉质。
按照王四平的粗略估算,以蛆蝇为主,青菜、玉米谷子等为辅的食料,一只鸡从40天后开始散养,到6个多月后售卖,要吃掉70元左右,加上流转山头、人工等其他成本,“一只鸡128元并不算贵”。“当初定价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一百多元一只,难道你这个鸡是金鸡?”王四平回忆说,当初面对质疑他不理会,只想抓住一切机会推广自己的土鸡:蔡甸各个度假村、武汉的大酒店……
因为背靠蔡甸九真山风景区和多个度假村,王四平的“高价土鸡”销量并不差。他也坦言,也许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一百多元买只鸡还是贵了,他的鸡主要还是销往酒店里。
专家提醒
武汉农业局专家:
土鸡标准仍无定论
武汉市高级兽医师刘家桂介绍,目前武汉从种苗到养殖都按照纯种土鸡标准来的土鸡非常少,只在山区才会有大片的散养场地来养土鸡,而目前市场上很多土鸡都是圈养来喂食的,更多的还是土鸡和洋鸡杂交的鸡种。
他解释,即使关起来养的,也能叫土鸡,但从食料、种苗和养殖方式上,跟纯种散养的差得就比较远了。
但也有农业专家认为,真正的土鸡必须是放养鸡。武汉市农业部门介绍,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土鸡,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杭州已经发布了一个《肉鸡地方标准》,对“土鸡”、“仿土鸡”和“快速型鸡”进行了严格的区分。根据标准,土鸡是指饲养周期在120天以上,并且是放养的黄羽(含有色羽)、丝毛(毛很细)中国优良地方土鸡;仿土鸡指以中国地方鸡品种为亲本配套杂交而成,饲养期在80-105天,放养、半舍养的黄羽(含有色羽)、丝毛仿土鸡;而快速型鸡则指生长速度较快、饲养35天就可上市,全程用鸡舍养殖的肉鸡,即平时所说的“洋鸡”。“如果真按这个标准,那武汉市目前采用山地散养的规模化土鸡养殖场确实非常少。”武汉市农业局专家介绍,由于纯种散养土鸡在养殖过程中管理更难,存活率更低,养殖风险更大,也增加了成本,许多地方不愿建设散养养殖场;特别是有些新城区,几乎没有散养鸡场,基本采用关门圈养的方式,以此降低成本,同时也便于管理。
记者手记
“高价鸡”背后的安全因素
“如果做不到宣传中的纯散养、五谷杂粮喂养、生态农场环境等,一只鸡卖那么贵,也许就是迎合了某些消费心理。”武汉一家高档超市生鲜负责人认为,虽然不排除有炒作的嫌疑,但市场上有这种中高端的需求,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产品。
市民的需求有多大?一个例子可以佐证。今年4月,武汉市硚口的高档小区东方花园一户业主,在自家楼下开起了“养鸡场”,占地约10多个平方米,数十只母鸡在悠闲地散步,主人家的白菜和剩饭就是它们的饲料。
这位业主养的鸡,并非自己家食用,而是出售给了附近的居民,大家看着这里的鸡不吃饲料,更没有打抗生素、激素,都愿意出高价在这里买。一段时间后,小区的“散养鸡”出了名,卖得比市场上还要贵。
“武汉人每年要消费几千万只鸡,市民愿意买高价鸡的背后,还是出于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带来的不信任,以及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武汉市餐饮协会负责人认为,市民对“高价鸡”的需求,本质上是对“安全鸡”的需求。至于营养价值,区别倒不是那么大。武汉市餐饮协会帮助记者找到了一份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出具的监测结果,该结果显示:高价土鸡与普通鸡,在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的含量上,并无多大差距。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兔坂镇砖瓦村村主任武雪峰给散养的月子鸡喂饲料。上任不到两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兔坂镇砖瓦村的“90后”村主任武雪峰就带领村民养了13000只土鸡,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鸡司令”,30多户鸡场入股村民跟着这位“鸡司令”走上了致富路。 (更多…)
不少死鸡被丢在市场的大路上,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有人来捡走。这是上周记者接到(广东省)惠州惠阳市民投诉后,暗访惠阳区新圩镇南坑村一三鸟市场看到的场景。
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该市场位于一个偏僻的山坳处,前身是一处废弃的工业厂房,被业主出租用作三鸟批发市场,但市场方经营证照不齐,经营者仅提供了一份工商营业执照,环保、消防、防疫等手续不齐,居然违规经营一个多月,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16日,记者回访市场了解到,惠阳区有关部门接到记者反映的情况后,接连几天介入调查,目前依法查封了该市场约3万只禽鸟,对该市场立即采取停电、停水措施,实施清场,并责令业主停业整顿。
暗访
消毒池空设宰杀未见检疫
“很多村民反对在这里建三鸟市场,但这个三鸟市场建起来了,还开门经营了一个多月。很多措施都没有做好,对我们村的环境造成影响。”日前,记者接到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南坑村村民投诉,该三鸟市场位于惠阳偏远地区,但毗邻深圳和东莞,家禽都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直接销售往深圳、东莞、惠州等地。
接报后,羊城晚报记者来到新圩镇南坑村,市场标示并不明显,只是在一山坡路口处写着“南坑农贸市场”。沿着陡峭的山坡上到半山腰,有一个明显凹陷的水泥坑,据过往司机介绍,这里就是南坑三鸟市场的消毒池,供过往车辆进出杀菌消毒的,但市场经营至今都没有注过水,有水时也是下雨天的积水。
走完上坡路眼前出现一大片一层厂房建筑,墙壁基本被敲空,做成了存放活禽的铁栅栏,整个市场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个三鸟市场没有大门,大概有二三十家活禽批发店,包括鸡鸭鹅。市场的一侧还有现场屠宰点,帮忙宰杀活禽。记者在暗访过程中,经常看到有运送活禽的大货车进出,但始终未见有检验检疫的人员前去检查,也未见有人在市场抽检抽查。
目击
死鸡扔大路有时遭车碾压
5月13日凌晨2时到当日上午,暗访过程中,记者采访了多家活禽批发店。个别商家表示,他们这些活禽进货都是有检验检疫票的。记者从其中一家店铺中看到一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面提及这批活禽来自清远某养殖场,配送到南坑三鸟市场,总数1000只。
“如果你要应对检查,这张票据可以给你,但你的购买量必须大。”店主说,至于能否搪塞检查,这可要看运气。“活禽都没有办法追溯来源,宰杀好的鸡鸭鹅光溜溜的,你怎么确定我是从东莞买的,还是惠州买的,拿这些票据都是为了安心。”店主说。
如果活禽或宰杀好的鸡鸭鹅运送出南坑三鸟市场时,市场管理方是否会再提供相应的检验检疫票据?多家被采访的店主均表示,市场不会提供任何单据,检验检疫都是店铺自己的事。也有店家表示销售的是土鸡,没有检验检疫票据。“我们的鸡就是口感好。”这名店主说。
记者发现,每家档口不时会丢出一些死掉的活禽,这些死鸡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人去处理,一直扔在路上,有时候遭过往车辆碾压。记者询问惠城区内一家三鸟市场经营机构人员了解到,“不管这些死鸡鸭鹅是死于挤压还是禽流感,动检部门都要求我们第一时间处理,用焚化炉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发生交叉传染。”
市场
目前试运营发现问题再改
记者找到市场管理方了解情况。市场负责人陈先生解释说,市场从3月23日开始经营,营业执照已经批复下来。他还提供了两份申请表,一份是向消防部门申请消防合格验收,一份是环评申请。
对于记者质疑消毒池未启动,现场未见任何检验检疫,陈先生表示,他们办了营业执照,目前是试运营。
如果其间有问题活禽流入市场怎么办?陈先生一再强调政府部门允许他们先经营,发现问题再整改。他还坚称送过来的活禽都是经正规渠道,且经过检验检疫。
但他只能提供三四月份的送货检疫票,5月份一张票据都没有。
政府
未申办防疫责令停业整顿
记者就采访情况知会惠阳区政府。5月13日,惠阳区新圩镇政府会同区工商局、区畜牧兽医、城管执法等部门查处了这一以经营“三鸟”为主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据惠阳区有关部门介绍,经过核查,该市场经营证照不齐,经营者仅提供了一份公司的工商营业执照,但环保、消防、防疫等手续不齐。据了解,该市场地处惠阳与龙岗交界处附近,三面环山,地段较为隐蔽。
惠阳区畜牧局负责人表示,该市场3月底开始经营禽类批发,目前尚未收到其申请动物检疫的有关手续,个别批次的禽鸟不能提供来源地的动物检疫证明,因此于4月中旬已向该市场发出了整改通知,要求该市场必须申办动物防疫条件有关手续并按规定进行防疫才能经营。
根据这一情况,现场执法的有关部门依法责令业主停止营业,等候处理,并将调查情况报告上级相关职能部门。5月14日上午,惠阳区工商局、畜牧局、新圩镇政府及公安派出所等单位联合执法。依法查封该市场约3万只禽鸟,责令业主立即停业整顿,对该市场立即采取停电、停水措施,限期3天内清场并作书面保证,由新圩工商所及南坑村委会加强对该三鸟市场的巡查,防止再次发生违法经营行为。
对于村民质疑,该三鸟市场非法占用林地,且地处地质灾害点,惠阳区有关部门表示会进一步核实调查。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该地块原为林地被违建侵占,政府如今让违规三鸟市场停业整顿,大快民心,“我们更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处理好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尽快让这个山头恢复原来的山貌,还给我们青山绿水。”
企业改制,下岗夫妇承包竹园开始“竹园养土鸡”生态养殖之路。林下养殖土鸡不仅让黄祁松夫妇轻松实现增收也让开启了致富大门。
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金字牌镇石川村九里冲的慈张公路边,“竹园土鸡”的招牌十分醒目,成群的土鸡在雷竹园里追逐觅食嬉戏,这就是黄祁松、刘丽琴夫妇俩的林下土鸡养殖基地,也是他们圆梦致富的地方。
2003年,由于企业改制,黄祁松夫妇俩双双下岗,生活一下子陷入窘境。为了谋求生计,他们承包了金字牌镇石川村的一块雷竹园,面积24亩。雷竹园由于前期管理不善,生长不良,基本没有经济效益。承包以后,他们起早摸晚,采取开沟、除草、施肥、冬季覆盖稻草等措施,经过精心管理,三年后雷竹园郁闭成林、长势喜人,每年可获得3万元的纯收入,夫妇俩的生活得到好转。
黄祁松夫妇意识到,每年给雷竹园施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尝试在竹园里面养鸡,用鸡粪来增加竹园肥力。2013年,买了500羽鸡散养在竹林里。养鸡以后,他们发现竹林里的杂草和虫子没了,雷竹长势好了,出笋量也多了。而且由于在慈张公路边,路过的人常常停车看看,买些土鸡和土鸡蛋,很快就销售一空,当年光是土鸡一块纯收入2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们一面拜师学艺,一面筹措资金扩大养殖规模,第二年放养了3000羽鸡。由于竹园里面养殖的土鸡和土鸡蛋味道鲜美,绿色生态,营养价值又高,客户都是上门购买或预订,根本不愁销路。这两年,黄祁松夫妇俩养殖土鸡和经营竹园的纯收入每年都超过10万元。
今年春节刚过,黄祁松夫妇俩又忙碌起来,清理竹园和鸡舍,准备今年再放养5000羽鸡。刘丽琴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县里又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看来做这一行大有希望。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见过网红直播化妆,你见过“村红”在田间地头直播抓土鸡、割蜂蜜、炒茶叶吗?今(30)日,全国首场“农村淘宝 村红直播”来到重庆秀山,以视频直播方式带领网友深入重庆秀山田间地头,实时展示原汁原味的农家土货采集过程。
(更多…)
吴祥书是定陶县滨河街道办事处有名的“养鸡大王”,家住滨河街道办事处吴河行政村,今年46岁,他从2000年开始养鸡,到现在已有14个年头了。连续多年,吴祥书被评为“致富能手”。
白手起家
14年前的吴祥书,家里一贫如洗,孩子嗷嗷待哺。有一天,孩子生病了,却没有钱看病,抱着孩子,他的泪刷刷往下流。擦干眼泪,他暗下决心,一定得想法富起来,这样穷下去,孩子没出路,家庭没出路。那一夜,吴祥书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了又想,干什么好呢?养鸡行不行?当他把想法告诉妻子时,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说干就干,吴祥书东拼西借了1260元钱,买了300只鸡苗,开始了自己的养鸡生涯,谁知这一养就是14年。
吃得苦中苦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养鸡,没经验、没技术。但吴祥书不怕难,他想,别人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自己也是,只要自己努力,别人能干成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干成。没有经验,他就找高手请教,没有知识,他就节衣缩食省下钱来去书店买书。他白天喂鸡,晚上等孩子睡熟了,再一页一页地看那些养鸡方面的专业书,一点一点地琢磨养鸡技术。
最难的要数卖鸡蛋,那时吴祥书得到邻近的集上去卖,从村里通往附近集市的小路凹凸不平,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一天中午,天气晴朗,吴祥书装了满满两挎篓鸡蛋,骑着自行车带到集市上去卖。就在离集市还有2里地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下起了暴雨,由于没带雨具,浑身被浇个湿透,小路又湿又滑,车子不但没法骑,而且推都推不稳,吴祥书一个趔趄,滑倒在地,车子翻了,鸡蛋打了,吴祥书的泪水和着雨水哗哗流淌……
方得甜上甜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吴祥书始终把这句话当作人生的信条,这句话激励他走出困境,走出了一片艳阳天。通过学习和实践,吴祥书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蛋鸡养殖技术。他的养殖规模也开始从300到500,从500到1000,从1000到20000不断扩大。他卖鸡蛋的工具也由最初的自行车到脚蹬三轮车,由脚蹬三轮车到电动三轮车,由电动三轮车到四轮面包车。通讯工具也由电话到手机,由手机到电脑。吴祥书的生活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 最初的苦涩和泪水也在心底化成了甜蜜。
2014年,吴祥书打算新上一套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捡蛋的设备。他还打算把自己所在的村发展成养鸡专业村。
华容县东山镇白果村村民刘其瑞、刘其祥两兄弟及其妻子4人,主动放弃在外打工的活动,而利用本地生态山地养土鸡产土蛋,使收入年年递增。去年的纯收入20多万元,比他们4人在外打工的年纯收入8万来元,要高一倍多。
刘其瑞、刘其祥两兄弟各有小孩一个,加上年过6旬的父母,全家共8人,尚未分家,他们兄弟两人及其妻子4人,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正是身强力壮,能干事的时候,原来都长期在珠海等地打工,4人年收入除去吃用和回家往返路费不到8万元。2008年春上,他们兄弟商量着,每年在外打工,尽管拼死拼命干活,仅赚那么几万元钱,是永远也发不了财的。他们认为本村的土地是属华容县省级桃花山森林公园,山上有楠竹、松树、杉树、枫树、樟树等各种乔木灌木,即算没有树木的地方也杂草丛生,生态环境比较好,很适合养殖土鸡产蛋。于是,两兄弟在2008年春,共投资8万元在两座山上建起四间大鸡舍,买回4000只小土鸡喂养。这些小土鸡白天都放牧在山上,让其觅食蚂蚁、蝗虫等虫类,有的鸡还飞到树枝上去啄食毛虫等虫类,群众称其是捕虫能手、天兵天将。同时,鸡群所产生的粪便,可使山上的树木花草长得茂盛,等于是露天肥料场。晚上鸡群则进入鸡舍,适当喂些玉米、豆饼、菜饼、麦夫、谷物等食物。这样,土鸡生长得比较快又健壮,只半年时间,到这年10月,就开始产蛋。
这些土鸡由于吃的全是天然食物和农家饲料,没有掺入任何化学添加剂和激素之类的人工饲料,所以产出来的蛋质量是比较高的,其蛋壳结实坚厚,其蛋白纤维细嫩,蛋黄有的呈黄色,有的呈红色或橙色,吃起来味道喷香口感好,摆到市场上,颇受顾客欢迎,都愿出高价购买,每只最高售价达2元,一般每只都卖到1.6元左右。头一年所产的数十万只蛋,加上一些仔公鸡和产蛋少的土母鸡出售,共收入两万多元。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随着自繁自养土鸡土蛋不断增加,收入也就不断增加,到2012年,土鸡土蛋共收入近百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达20多万元。
面对着这好的来势,刘其瑞兄弟历数着,在家利用生态养土鸡,除了比在外打工收入增加倍多以外,还有许多好处:第一,其小孩就地读小学、中学都能得到父母的照料安排,生活舒适,成长茁壮;第二,年长的父母有三病两痛,也能得到儿子媳妇的照料,父母并能参入养鸡做些轻微劳动如放牧鸡群等。自己则可腾出一些时间来种植玉米等饲料,他们并准备将山上所有的荒地都种上树木,以让森林公园处处都郁郁葱葱。
去年下半年,刘其瑞在长沙租了一个门面,专门销售土鸡土蛋,生意可俏了,他们将土鸡土蛋分送到几百个比较小的超市,很快卖完了,一个月销售收入达上10万。本村一些村民,眼见刘氏兄弟养土鸡开始致富了,便纷纷想参入这一行业。去年5月,刘其瑞已与附近几个村的10户农民组成桃花山白果生态专业合作社,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已纷纷回到家里,加入到合作社,投入资金和劳力扩大养土鸡业务,争取在两年内年产土鸡十多万只、土蛋1000万只,让村民们都逐步富起来。
曾经的他是一名洗车行的经理,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找寻到了商机,发现土鸡很瘦欢迎,一向以行动他辞去了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开始养殖起了土鸡。2015年他养殖的千只土鸡给他带来了20万元的收入。
“家里这几只土鸡卖出去后,就要去进新的鸡苗了。今年的目标是养2000只,销售额比去年翻一番。”看着在田野里奔跑的母鸡,想着7个月后会有2000只土鸡围绕在自己脚边,戴未中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弧度。
今年30岁的戴未中是婺源县赋春镇董家村的村民,原先在浙江义乌的一家洗车行工作。2014年6月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土鸡在江浙市场上很受欢迎,一向以行动派自称的他毅然辞去了洗车行的经理职位,回家养土鸡,返销义乌、东阳、上海等地。
一个离村三里路的山谷,一栋低矮的小平房,一块野草丛生的平地,一条清澈见底的沟渠,这就是戴未中的土鸡散养场。“鸡不恋鸡舍恋山林,在大自然中放养的鸡才更有品质。”他始终认准这个理。第一批鸡苗来了,一共400只。戴未中一改平日里为人大方的性格,给鸡喂食特别抠门,一天只喂一丁点玉米或稻子。二姐提醒他,每天只给这么点鸡食,鸡会越来越瘦的。他耐心地解释道:“鸡就应该勤快地到田里找虫子、捡稻穗,吃虫草的土鸡味道更鲜美。”
听说戴未中在山里养鸡,亲朋好友纷纷打电话过来购买,他一个个回绝,没有任何商量余地。“鸡必须长满7个月才能出售。我是把养鸡作为一份事业来经营的,品质必须放在第一位,决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砸自己的招牌。”土鸡暂时不能卖,预订的单子已经排了300多个。邻居汪奶奶是第一个尝到“未中牌”土鸡的人,提起第一口鸡汤的味道,她连声赞赏:“味道好,有营养,儿子媳妇都很爱喝。我们家每年都要在他这买好几只呢。”
去年12月,上海市民吴鹏得知戴未中养鸡的故事,专程来到董家村参观他的土鸡散养场。吴鹏对自己眼前那片原生态环境很是满意,一次买了20多只鸡回上海。随着土鸡在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销路的扩大,戴未中信心倍增:“今年要多雇些人手来分担养鸡场的工作,一方面扩大养鸡场的规模,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村里的人一起致富。”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17日报道,近日,网上盛传一则鸡肉加工厂工人脚踩鸡翅的视频,这种不堪入目的食品加工方式引发网友热议,被曝光的这家波兰鸡肉加工厂也面临被停业整顿的危险。
视频中,工人把浸在碎冰里的鸡翅放在塑料篮筐里,然后戴上手套,穿上胶鞋,直接上脚用力踩踏鸡翅。该工人一边用脚踹鸡翅,一边向身旁的人解释自己是在给鸡肉化冻。由于用力过猛,过程中时不时有鸡翅掉落在篮筐外。这种“特别”的加工方式着实令人作呕。
目前,当地食品监管局尚未能采取行动,因为无法根据视频判定该鸡肉加工厂的具体位置。不过,这则视频一经曝光,就在网上疯传开来,网友纷纷表示,现如今,许多食品加工厂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对食品从业人员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