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女士与丈夫刘元华养鹅已10余年
在东海岛民安街道迈旺村,每天清晨5时,养鹅人刘元华和妻子邓芬便起床了,来到池塘旁,为近2000只散养的鹅喂食。鹅只成群成片,或是在地上自由嬉戏欢腾,或是在水中扑闪着翅膀游泳,叫声此起彼伏,场面极其壮观。
今年50多岁的刘元华已经养鹅10多年,他与妻子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养鹅经验。“从开始养鹅到现在,我们始终坚持用天然饲料为主。一日两次喂食,以青草、玉米粒等为主食,待鹅逐渐长大,再加入豆粕、骨粉多种维生素等,以增加营养,让鹅健康成长。”刘元华说,因为喂养得好,他养殖场的鹅存活率很高,并且单只鹅基本达到6公斤以上。附近养鹅人每每遇到什么难题,都会找他们一起商量解决。
据邓芬女士透露,他们的养鹅技术,是长期“锤炼”出来的。去年,台风“彩虹”刮塌了他们家的鹅棚,压死了800多只鹅苗。由于海潮把鹅场的水草浸死,他们只好把鹅赶往几公里外的地方饲养。在较差的条件下,他们还是想方设法把剩余的鹅全部养活了。
记者了解到,刘元华养鹅每年可以出栏四趟,每趟近2000只,按照目前市场价每千克27元计算,每趟的纯收入达5万多元,一年达20多万元。因为鹅的品质好,都是收购商上门收购,基本上不用他们跑市场。
刘元华养鹅养出了门道,但他并没有独享自己的成功,而是将养鹅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周边农户,带动了多户农户养鹅致富。日前,记者在迈旺村看到,这里新建的别墅、楼房一栋栋拔地而起,据村民介绍,其中一些楼房就是村民养鹅赚钱建起的。
“去年的11月22日,我进了500只小鹅饲养,养到第86天,今年2月15日养大482只全部出售,卖了33849元,除去饲养直接成本26075元,三个月时间,我养鹅的纯利润就有7774元,平均每只鹅的利润是16.1元,养鹅真的划得来。”刘晓琳是(云南省)罗免镇高仓村委会盐水塘村的一名农村妇女,多年来都想通过饲养畜禽来发家致富,2016年,一听说县农业局、县妇联发展养鹅的事,她与家人商量后,腾出房子、场地建起“家庭鹅场”来养鹅。如今,积累了养殖经验的刘晓琳正筹划着扩大养殖规模,准备“大干”一场。
自2月开始,随着大鹅逐批出栏,富民县农业局和富民县妇联开始联合对“家庭鹅场”示范户的养鹅情况进行验收,一方面对农户进行养鹅技术指导,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落实相关数据以核算兑付给养殖户的补贴。验收组成员介绍,刘晓琳如果再加上富民县对2015年“家庭鹅场”示范户每只鹅苗6元和每亩种草250元共计3500元的政策补助后,她三个月的实际总收益达到了11274元。
2015年,富民县农业局和富民县妇联携手富民县鸣丰鹅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养殖方式,在农村开办“家庭鹅场”发展养鹅示范户,帮助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创业、就业,脱贫致富。具体的做法是,在政府帮扶下,鸣丰鹅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每只12元的价格为养殖户提供幼鹅,农户养殖三个月后,公司再以每公斤18元的价格对大鹅进行回收,同时,富民县政府给予“家庭鹅场”养殖示范户每只鹅苗6元和每亩250元种草的扶持补贴。
按照鸣丰鹅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多年养殖的统计核算,养殖一只鹅的纯利润在16元左右。2015年,富民启动“家庭鹅场”项目后,首先发展了15户养殖示范户。
为保证养鹅技术的推广和保障养殖户的收益,富民县农业局和县妇联在完成15户“家庭鹅场”示范户遴选工作后,就着手指导养殖户按养殖条件选定养殖区域,指导示范户进行鹅脱温舍及鹅棚舍建设改造,指导示范户牧草种植。同时,富民县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鸣丰鹅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派遣技术人员,组织养鹅示范户及养鹅积极分子分别在公司、永定街道的麦场村委会、东村镇的祖库村委会和中民村委会进行观摩学习及技术培训,为发展“家庭鹅场”奠定了基础。
“公司给我们的鹅苗已经做过疫苗,养起来没有多高的难度,关键是要有耐心、要细心。”祖库村委会养鹅户杨春蕾介绍,自己出600多元钱买了个加温机,小鹅经过20天的脱温后,就可以从温房里移出放养。“鹅的吃食很简单,包谷面和粗糠搅拌在一起就行。平时加点青草或青菜。”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经朋友介绍,杨春蕾每隔三五天就到呈员区菜市场免费拉一车菜叶回来供鹅食用。“我是3月12日进的小鹅,一共进了500只,刚刚养了两个月,大的都有4公斤了。到6月份雨水多了,种的草长起来后,养殖的成本应该更低一些。”“还有一个月就有收获罗!即便政府不再补贴,养鹅也是不错的赚钱路子。”看着欢快吃食的鹅群,杨春蕾计划着进入第二批小鹅扩大养殖规模的事。
在东村镇中民村委会坝口村,养殖户阮运芬也是在今年3月进的第一批500只小鹅,她的养鹅成本可能会高一些,由于季节的原因,地里的青草还没长齐,喂鹅的饲料基本上是包谷面拌粗糠。好在,阮运芬家地多,种的包谷也多,一年种20多公斤的包谷籽,包谷收成除供应猪鸡食用外,养鹅不成问题。“下一步,我要把鹅舍重新建在林果地里,大大地围一片区域,一批养到1000只,扩大养殖规模。”虽然没有经过细心的成本核算,但阮运芬觉得养鹅赚钱不成问题。
富民县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杨品介绍,作为富民的一项扶贫致富项目,富民推广“家庭鹅场”,要力求做到有示范性和推广性,2015年第一批精选的15户“家庭鹅场”示范户不仅分布在人口集中的集镇,同时,类似富民最为边远的东村镇祖库村、坝口村、赤鹫镇龙源村都有养殖示范户。为了更好地方便养殖户,供应鹅苗的鸣丰鹅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供应鹅苗和回收大鹅时都是“送收到户”,这也节约了养殖户的运输成本。
杨品介绍,富民县2015年确定的15户“家庭鹅场”养殖已经起得了初步成效,15户示范户共饲养鹅苗9250只,其中8户于2016年3月已出栏3202只。而对养殖示范户的补贴工作也在相应展开,目前,第一批已出栏的8户养鹅示范户的政策扶持兑付工作已完成,其余7户也将根据养殖时限陆续进行验收兑付工作。
“‘家庭鹅场’的示范作用已经显现,在2015年15户的示范带动下,2016年已经有135户农村群众向县农业局报名养鹅,希望开办自己的‘家庭鹅场’。”杨品介绍,即便政府不进行政策补贴,投资少、循环快、见效快的“公司+农户”的‘家庭鹅场’养鹅方式都是一条很不错的致富路。杨品还介绍,目前,富民县的邻居禄劝县就是把“家庭鹅场”作为一项精准扶贫项目,从富民县的鸣丰鹅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鹅苗,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原标题:富民县助农村妇女办“家庭鹅场”创业致富)
吃一只鸡,需要花多少钱?有人从菜场里买一只活鸡只需要二三十元,也有人要花一两百元。上周,武汉一位年轻妈妈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月子餐单,其中光是喝鸡汤用的母鸡,就要198元一只,一个月子买鸡花了2000多元,引来网友热议。
中华宫廷黄鸡、正宗柴鸡、北京油鸡、宫廷老母鸡、月子专用鸡等有着不同名称的“高价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武汉超市、专卖店中。这些鸡的共同点是贵:每只价格从80多元到200多元,比市场上普通鸡贵出不少。这些鸡为何卖得这样贵?又是哪些人在买呢?
198元的月子鸡 不菲价格引网友热议
“我还在住院的时候,同房间的新妈妈们就在讨论,出院以后买哪种鸡补身子呢。”家住武昌的徐梦(音)是一位新妈妈,宝宝才2个月,上周她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月子餐单,吸引了许多人关注,其中网友讨论最多的就是她在月子里吃的高价老母鸡。
徐梦说,她吃的鸡是月嫂推荐的,这种鸡产地是北京市密云县,需要网购,从网上买回来是袋装的,拆开来清洗后就能炖汤。“月嫂告诉我,这些鸡都是在有机基地散养的,有机玉米(1622, 62.00, 3.97%)喂养,是真正的北京油鸡。”徐梦说,虽然一只鸡要198元,但她身边朋友同事生小孩都是这么补身子的,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吃贵一点的鸡还是让她觉得值。
198元的鸡,与集贸市场里20多元一只的鸡,究竟有何不同?徐梦说,她买的月子鸡一剖开,肚子里一大堆肥油,煲汤的时候满屋飘香,炖出来的汤颜色金黄,还浮着厚厚一层油。“坐月子、手术后的病人是最主要的客户,其次高级白领买的也多。”在水果湖一家有机专卖店里,十多种包装精美的土鸡摆在货架上,有的产地在北京,有的就在武汉近郊。老板说,客人多是买来补身体,也有一些年轻人说亚健康买回去炖汤。“市场行情很不错,上个月卖出了400多只”。
凭啥卖这么贵 卖家称“养殖环境不一般”
记者从三镇多个集贸市场上了解到,目前武汉市场上的活鸡,多在8至9元一斤,买一只3斤左右的鸡,不超过30元。如果在集贸市场上买“土鸡”,每斤也只需要12元左右。
昨日,记者联系上北京一家企业的销售负责人,这也是徐梦告诉记者的一款高价鸡的生产企业。该企业销售的北京油鸡(也称柴鸡),论个头大小不同,售价在128元至198元之间。
记者对价格产生质疑,销售人员回应:“我们的鸡,是清朝的宫廷御膳用鸡……”他还着重介绍,以一款“金牌老母鸡”为例,母鸡是散养了500天以上的,住在山清水秀的环境里,心情愉快、产蛋量高。这位销售人员还称,“出身这么好的鸡,一点都不贵。”
汉阳郭茨口的一家土鸡专卖店里,最便宜的土鸡要88元一只,最贵的要价200多元。店主说,三环内都可以送货上门,“不是正宗土鸡不要钱”。
为何敢拍着胸脯说不正宗不要钱?该店主说,像“清朝宫廷鸡”、“国宴用鸡”这样的广告他不敢宣传,但他的鸡都是从京山县屈家岭的一个养殖场送来的,该养殖场在联合坝水库边上,三面环山、气候宜人,给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加上鸡长年在山上野放,吃的是五谷杂粮、小虫以及各种山中野生的草,属于“天然无污染”的产品。
山上养殖“虫子鸡” 多数供给酒店度假村
高价鸡的养殖条件,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好?连日来,记者探访养殖源头,发现在武汉的蔡甸区永安街老湾村,村民王四平养的“虫子鸡”每斤卖到50多元,一只2.5斤的土鸡要128元,是本地养殖户里名符其实的高价鸡。
在王四平的养殖场里,近3万只鸡每天都在几座山头里跑。王四平说,他从2007年开始养殖这种专门吃蛆蝇和青菜的土鸡,当年就定价118元/只,是武汉最贵的土鸡。他说,很多养土鸡的都说是吃虫子、青菜、玉米,但喂蛆蝇的几乎没有,因此他的喂养成本高出许多。
王四平当年花8万元租下几座山头,雇人与他一起赶着鸡跑,以此锻炼肌肉。“就算是散养的鸡,也会因为有人喂食而变得懒惰不愿意动。”王四平说,为了加强鸡的锻炼,他们会时常把鸡转移山头来锻炼,就是今天在这个山头喂,明天又放到别的山头喂,扩大鸡的运动范围,增加鸡的野性。如果有些鸡还喜欢扎堆活动,他就派人拿着杆子去撵,撵得它们到处跑,锻炼肉质。
按照王四平的粗略估算,以蛆蝇为主,青菜、玉米谷子等为辅的食料,一只鸡从40天后开始散养,到6个多月后售卖,要吃掉70元左右,加上流转山头、人工等其他成本,“一只鸡128元并不算贵”。“当初定价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一百多元一只,难道你这个鸡是金鸡?”王四平回忆说,当初面对质疑他不理会,只想抓住一切机会推广自己的土鸡:蔡甸各个度假村、武汉的大酒店……
因为背靠蔡甸九真山风景区和多个度假村,王四平的“高价土鸡”销量并不差。他也坦言,也许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一百多元买只鸡还是贵了,他的鸡主要还是销往酒店里。
专家提醒
武汉农业局专家:
土鸡标准仍无定论
武汉市高级兽医师刘家桂介绍,目前武汉从种苗到养殖都按照纯种土鸡标准来的土鸡非常少,只在山区才会有大片的散养场地来养土鸡,而目前市场上很多土鸡都是圈养来喂食的,更多的还是土鸡和洋鸡杂交的鸡种。
他解释,即使关起来养的,也能叫土鸡,但从食料、种苗和养殖方式上,跟纯种散养的差得就比较远了。
但也有农业专家认为,真正的土鸡必须是放养鸡。武汉市农业部门介绍,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土鸡,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杭州已经发布了一个《肉鸡地方标准》,对“土鸡”、“仿土鸡”和“快速型鸡”进行了严格的区分。根据标准,土鸡是指饲养周期在120天以上,并且是放养的黄羽(含有色羽)、丝毛(毛很细)中国优良地方土鸡;仿土鸡指以中国地方鸡品种为亲本配套杂交而成,饲养期在80-105天,放养、半舍养的黄羽(含有色羽)、丝毛仿土鸡;而快速型鸡则指生长速度较快、饲养35天就可上市,全程用鸡舍养殖的肉鸡,即平时所说的“洋鸡”。“如果真按这个标准,那武汉市目前采用山地散养的规模化土鸡养殖场确实非常少。”武汉市农业局专家介绍,由于纯种散养土鸡在养殖过程中管理更难,存活率更低,养殖风险更大,也增加了成本,许多地方不愿建设散养养殖场;特别是有些新城区,几乎没有散养鸡场,基本采用关门圈养的方式,以此降低成本,同时也便于管理。
记者手记
“高价鸡”背后的安全因素
“如果做不到宣传中的纯散养、五谷杂粮喂养、生态农场环境等,一只鸡卖那么贵,也许就是迎合了某些消费心理。”武汉一家高档超市生鲜负责人认为,虽然不排除有炒作的嫌疑,但市场上有这种中高端的需求,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产品。
市民的需求有多大?一个例子可以佐证。今年4月,武汉市硚口的高档小区东方花园一户业主,在自家楼下开起了“养鸡场”,占地约10多个平方米,数十只母鸡在悠闲地散步,主人家的白菜和剩饭就是它们的饲料。
这位业主养的鸡,并非自己家食用,而是出售给了附近的居民,大家看着这里的鸡不吃饲料,更没有打抗生素、激素,都愿意出高价在这里买。一段时间后,小区的“散养鸡”出了名,卖得比市场上还要贵。
“武汉人每年要消费几千万只鸡,市民愿意买高价鸡的背后,还是出于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带来的不信任,以及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武汉市餐饮协会负责人认为,市民对“高价鸡”的需求,本质上是对“安全鸡”的需求。至于营养价值,区别倒不是那么大。武汉市餐饮协会帮助记者找到了一份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出具的监测结果,该结果显示:高价土鸡与普通鸡,在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的含量上,并无多大差距。
品种来源 : 岭南黄鸡Ⅰ号的配套模式为 F×E 1 B , 岭南黄鸡Ⅱ号的配套为 AF×DB;其中 A、F 均为岭南黄鸡重型父系品系,D、B 为岭南黄鸡高产母系品系,E 1 系为含 dw 基因的矮小型品系。岭南黄鸡 III 号的配套模式为 H×E 3 S,其中 H 为含惠阳胡须鸡血缘的终端父系;E 3 为与惠阳胡须鸡回交选育而成、含 dw 基因的矮小型品系;S 为通过级进杂交选育而成、含广西三黄鸡血缘的母系。
审定情况 : 岭南黄鸡Ⅰ号、II 号和 III 号配套系,2009 年均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
审定编号 : 岭南黄鸡Ⅰ号(农 09 新品种证字第 7 号)、岭南黄鸡II号 (农09新品种证字第8号) 和岭南黄鸡3号配套系 (农09 新品种证字第 [...]
存量达到5万只鸡的大型养鸡场,仅有2名管理人员,这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汨罗市白塘乡聚源蛋鸡场湛梓华的养鸡场里,却成为正在实践的活生生的现实。
今年53岁的汨罗人湛梓华,从“废品达人”转行做“鸡司令”,投资600多万元,在白塘乡建立了一个大型养鸡厂,走了养殖蛋鸡的致富路。
养5万只鸡仅需两人
“来,先消毒再进去。”8月26日,湛梓华带着记者在“消毒间”进行全身消毒后,才进去养鸡厂房,放眼望去,长长的走廊几乎望不到尽头。走廊两边鸡笼里的鸡,隔廊相对而望,比肩接踵,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与一般鸡舍不同,这里的全自动化设备令人眼前一亮。湛梓华介绍,这里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拥有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养殖流水线,在岳阳、乃至全省都称得上“数一数二”。
自动光照、自动运输、自动喂料、全程监控、喂料多少、水量大小、光照强弱、温度调控,系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
这个规模5万只的养鸡场,管理应该是一件麻烦事吧?记者约摸估计,至少也得需要1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但是,王响玲告诉记者,养鸡场仅仅只有2名工作人员。这令记者大为赞叹。
区区2名工作人员是如何对5万只鸡进行管理的呢?从喂食、清扫、巡查到捡收鸡蛋,这应该不是一项简单的流程。倍感蹊跷的记者,经过一番“考究”,终于发现了“秘密”。
原来,在地垄一样的长带上,均安装着自动传送装置。鸡下的蛋,落在传送带上。每间隔一定时段,工作人员打开传送带装置,累积在传送带上的鸡蛋便被缓缓输送至长带一端的接受鸡蛋系统装置。在鸡场的围场之外,工作人员将传送至接受鸡蛋装置的鸡蛋通过手工装入包装箱。这些经过包装的鸡蛋,即可输送至各地市场。
此外,这一现代化的养鸡场,还配备了诸多高端设备。正是因为采取了先进技术和设备,从而减少了人工数量,因此2个工作人员管理5万只鸡,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废品达人”转行做“鸡司令”
湛梓华是土生土长的白塘乡人,20出头离乡创业,在深圳当过工人,卖过废品,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如今,年过半百的湛梓华想到回家创业,落叶归根。
与废品打了半辈子交道,湛梓华这次回乡,动起了新“念头”。“老守着废品做,没什么技术含量。”
高科技意味着高投入,没有养殖经验的湛梓华坚决走高科技蛋鸡养殖这条路。
说干就干,不到一个月的筹划,2014年8月,养殖场破土开工。今年3月,这个2000多平方米的全自动蛋鸡养殖场风风火火地办起来了,但一个星期后,湛梓华发了愁。
5万只蛋鸡一天吃掉5吨多饲料,却只产几十个蛋。头两个月,湛梓华基本看不到收入,但每天一万六千元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暴风雨来了,老湛也会铆足劲往前冲的。”湛梓华的好友说:“他骨子里很坚韧”。
于是,每天清早,湛梓华就直奔养殖厂,检查每只蛋鸡的生理情况、产蛋量,有时候一待就是一整天。
终于,难熬的两个月时间过去了,养殖场迎来了产蛋高峰期,5万只鸡当日产鸡蛋的最高峰可达到4.7万余枚,产蛋率高达96%。粗略估计,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以上。从传送带上滚滚而来的鸡蛋让湛梓华看到了希望。
家门口的鸡蛋不愁销
“卖过铜、卖过铁,从来没想过卖几个鸡蛋这么伤神……”每天4万多个蛋要怎么卖出去?湛梓华坐不住了。“吃鸡蛋要新鲜”,湛梓华认定。首先,他跑邻近市场,决定打开家门口的销路。大到大型商场,小到便利商店,他都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有时候还会主动赠送鸡蛋给商家品尝。为了节约时间,家里、养殖厂、市场,他每天三点一线。
几个月后,湛梓华收到的订单多起来,鸡蛋的口碑也越来越好。趁热打铁,湛梓华加快了推销的步伐,“鸡蛋一产出就销往邻近的地区,蛋壳儿都是热的,新鲜!”湛梓华乐呵呵地说,目前,已有大型生态农产品公司与他签订合同,销售鸡蛋。
苦于资金不足,湛梓华说,自己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制约。不过,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还为自己的蛋鸡场勾画出了更美的未来:把鸡粪做成生物有机肥,利用鸡粪喂鱼,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绿色养殖模式……
一楼住的是家中有孕妇的一家,二楼住的是深夜归家的IT男,三只清晨“勤劳打鸣”的月子鸡,引发了两户人家的矛盾。“啪”一声脆响,IT男用石子砸碎了楼下的玻璃。昨日上午,福州仓山朝阳路某小区里,上演了一场三只鸡引发的闹剧。
昨日上午6时,下渡派出所民警接到了市民林先生的报警求助,称家中窗户被邻居陈某砸破了。民警驱车到达其家中后,发现被砸的窗户在阳台上,而阳台上,竟然养着3只鸡。林先生说,这是他两周前养的“月子鸡”,想等老婆坐月子的时候补身体用。民警进一步了解后发现,正是这三只鸡的打鸣声,惹恼了邻居陈某,砸了林先生家的窗户。
原来陈某是个IT男,家住林先生楼上,最近常常加班,回家已是深夜。然而每天一大早,林先生家阳台上的鸡就开始打鸣了,有时甚至5点不到就叫,吵得陈某根本无法好好休息。陈某曾两次与林先生提过这个问题,但林先生却没当一回事儿。
前晚,陈某加班到近12点才回家,昨日清晨5点多又被楼下的胡须鸡叫吵醒了。气不打一处来的陈某便走到一楼,在地上捡起了一块石头,往一楼林先生家的阳台砸去,想让鸡闭嘴。没想到砸破了林先生家的窗户,月子鸡受到了惊吓,叫得越发起劲了。
了解情况后,民警对小陈进行了教育,小陈道了歉并表示愿意赔偿林先生家的阳台玻璃。同时,熟悉法律的民警告知林先生,我国《民法通则》规定,阳台养鸡给其他住户造成不便,带来噪音、臭味等,属于环保相邻权范畴,应当及时停止侵害。得知自己违法的林先生也对小陈道了歉,并表示会马上把家中的鸡处理掉。
沐川乌骨黑鸡是四川省地方特优品种,又称大楠黑鸡。属川南山地 乌骨鸡的重要品系,在沐川县有悠久的种源历史,因其皮肤、咀、冠、鬃、口腔、肉、骨及内脏均为黑色而得名,尤其是全身片羽黝黑、泛兰绿色光彩而独具特色,举世珍稀,堪称乌骨鸡之冠。
大铜锤农场
沐川乌骨黑鸡属药肉兼用型鸡种。沐川乌骨黑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污染,特别是药用价值高,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专门记载,清代曾作为贡品进京。又以其“全黑”,列为人们滋补、强身健体、保健美容的首选佳品,综合开发潜力巨大。
沐川乌骨黑鸡体躯长而大,背部平直,胸丰满定深。头中小,清瘦。喙短,前端稍弯曲,呈黑色。冠型单冠、玫瑰冠、复冠,呈黑灰色,冠直立,冠齿5-7个。肉髯乌黑色。耳叶椭圆形。睑部皮肤松弛、粗糙,呈黑色或紫色。眼椭圆形,暗黑色,瞳孔、虹彩乌黑色。颈弯曲适中。主尾羽发达、直立。全身羽毛黝黑,泛蓝绿色光,鞍羽和尾羽更为明显。全身皮肤乌黑色。胫较长,多数有胫羽,趾乌黑色。
生态蔬菜、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是近几年来的新兴名词,是蔬菜中的贵族,以“高贵”的姿态傲视去雄,但近来“贵族蔬菜”却超市遇冷,反而在朋友圈盛行起来。
一直以来,生态蔬菜就以更“高贵”的姿态,成为蔬菜品种中的“贵族”,象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等生态蔬菜,近年来在自贡却遭遇冷遇,日常采购的家庭消费,大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普通蔬菜。而相比之下,却有一大批消费者青睐到乡间体验、采购生态蔬菜,用他们的话来说,眼见的为实,嘴吃过的才知道到底好不好。
生态蔬菜遇冷市民更看重性价比“我一般买菜都会去附近的菜市场,偶尔也会到超市买,几乎没有买过生态蔬菜。”自贡市民黄女士说,一般工薪家庭注重的是价格,而对于相对价格高得多的生态蔬菜,则是敬而远之。
近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走访了市内的几家大型超市,几乎没有发现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等生态蔬菜的影子,而前几年在主城区的几家生态蔬菜专卖店,如今也没了影踪。
“我管理卖场有一年多了,一直没有引进生态蔬菜。在我印象中,超市的蔬菜主要还是普通蔬菜。”市内某大型超市卖场经理曹先生称。据介绍,一般到菜市场和超市买菜的市民,都是老年人或工薪阶层,他们的收入局限了其消费能力,对价格更加“贵族”的生态蔬菜,他们或许是有心无力。
更加注重体验消费者农场吃新鲜
尽管日常家庭消费中,生态蔬菜并不占优势,但现在却有一群消费者选择走进田间地里,亲身体验生态蔬菜,“几乎每个月,我们都会找个周末,到乡村的家庭农场走一遭,呼吸新鲜空气,体验农家乐,更重要的是,能够吃到真正纯生态的蔬果。”
自贡市民罗女士称,身边的朋友都有这个爱好,平时没时间,大家都选择周末到乡间的家庭农场体验采摘的乐趣,“最重要的是,这些生态蔬果吃起来,真的和平时我们在超市和菜市场买到的不一样。”
这一点,贡井区桥头镇四月阳光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钟玉淋特别有感触。“去年6月,我开通微信订购生态蔬果,当月就有上百个订单,现在开通了采摘项目,每个周末自己开车下来采摘的家庭越来越多,我们的蔬果施农家肥,不打农药,而有的即使必须打农药,我们都会特别告知消费者。”
据介绍,钟玉淋每月微信订购和线下采摘的蔬果销售额可达三四万元。“一直有一批老客户订购蔬菜,我们为他们配送,大多数都是收入较高的中高端家庭。5 月 15 日周日这天,我们卖了四五百斤蔬果。”
钟玉淋认为,自家家庭农场的蔬果能够获得青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消费者眼见为实,二是他们品尝后发现确实更加生态。据了解,自贡象这样的生态家庭农场越来越多,而更多的有消费实力的人群,也开始主动走进田间,而不是被动在超市和菜市场选择。
图:执法人员依法关停非法屠宰点
5月6日上午,胶州市九龙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联合胶州市畜牧局动物检疫站对胶州市云溪农贸市场东北侧一处肉食鸡屠宰点进行关停。据了解,该肉鸡屠宰点近年来未办理相关手续屠宰售卖肉鸡,并且破坏绿地养殖活鸡,占路经营。据悉,连日来九龙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对此对其下达整改通知,负责人刘某仍继续屠宰售卖肉鸡,目前该非法屠宰点已被关停。
“连日来我们多次接到群众举报,在云溪农贸市场东北角有人破坏绿地养鸡,并就地屠宰售卖。”胶州市九龙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队员王化荣告诉记者,接到群众举报后,他们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发现肉鸡屠宰点负责人刘某提供不出相关屠宰手续,并且其从养殖场购进活鸡后,在市场东北角一处绿地散养,并在路边售卖,存在多种问题。“我们依法对其下达了整改通知,告知刘某限期办理相关手续并整改。”王化荣告诉记者,执法队员在随后几天的巡查中发现刘某并未采取措施。
5月6日上午,记者跟随胶州市九龙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胶州市畜牧局动检站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胶州市云溪农贸市场,依法对非法屠宰活鸡的负责人刘某下达关停通知,考虑到刘某购进的活鸡剩余不多,且无处自行处理,执法队员采取人性化执法,延期两天责令刘某于5月9日关停。据了解,目前,云溪农贸市场东北角的非法活鸡屠宰点已经被关停。
近日,“80后”小伙子张海洋一大早就开车载着几筐本草乌鸡,开始送货。光看外表,很难想象这位文质彬彬的小伙儿竟然是个养鸡大户。而张海洋说,他的本草乌鸡养殖场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50万元。
今年32岁的张海洋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专业,曾是某医药公司的区域经理,月薪过万。他为何放弃高薪的白领工作,下乡当农民?张海洋对我们讲起了他的故事。
事情要从2011年说起。那年,张海洋决定辞职回老家养鸡。听闻此事,他在北碚静观镇的农民父母气得饭都吃不下。“我妈说,供你读书就是为了不当农民,你居然走回头路,简直疯了!”
然而,张海洋作的决定并非因为冲动。他很不喜欢在医药公司喝酒应酬的工作方式,一次出差时,他吃到了贵州农家养殖的乌骨鸡,味道很好。“如果能养出这样的生态鸡,市场前景自然没得话说。”
2012年,张海洋经过半年的考察,筛选出四川万源旧院黑鸡作为种鸡。他卖掉主城的房子当启动资金,正式成立了位于北碚区静观镇中华山山顶的生态乌鸡养殖示范基地。
张海洋告诉记者,刚开始养殖时,一只鸡的平均成本比普通鸡高出许多,总是亏损。思来想去,张海洋决定把养鸡和自己所学专业结合,养殖本草乌鸡。
他找来大学时候的导师一起研发配方,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的饲养配方加入党参、金银花、甘草等中药,提高乌鸡药用价值。张海洋说,他和导师运用中医专业知识对配方进行了11次改良。“经过专业测试,这样养殖的乌鸡氨基酸含量高,抗病能力强,口感也好。”
谁知本草乌鸡的销路一直打不开。他只得一点点攒口碑,常常早出晚归地送货。
一次,张海洋送货时看到车站广告牌上有我市第二届青年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报名信息,他怀着推销乌鸡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最后获了三等奖。通过媒体报道,很多人慕名来买乌鸡,销路打开了。
去年,张海洋不仅还清了20多万元的债务,还带动周围农户养上了本草乌鸡,并成立了碚顺畜禽销售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达到150万元。如今,张海洋的本草乌鸡已经行销市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