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他是是煤炭公司的一员,但因公司不景气,他辞去工作返乡开始了创业的道路,通过自主学习,他创建来到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起了生态土猪、土鸡,带动了周边群众走向了致富梦。他就是山西盂县苌池镇河口村村民杨瑞林。
在北京经过专门的参观、学习、培训后,杨瑞林于2015年5月在村里成立了盂县福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500亩闲置林地,专门从事原生态黑猪、土鸡的养殖。目前,饲养区面积100余亩,放养区面积350余亩,可存栏黑猪1000头,土鸡2000余只。
纯天然的散养,保证了原生态的肉味和口感,盂县福林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产品很快受到周边群众的欢迎和市场的关注。产品一上市,便被商家哄抢一空。
采访中,杨瑞林说,下一步养殖厂将扩大规模,让更多的人吃上原生态的畜禽产品。
胡须鸡所产的土鸡 蛋100克食部含量
可食部分34%,水分74.2克,蛋白质21.5克,脂肪2.5克,糖0.7克,热量111千卡,钙11毫克,磷190毫克,铁1.5毫克,胡萝卜素0,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9毫克,尼克酸8.0毫克,维生素C-,维生素A-,粗纤维0,灰分1.1克。
近日,广东江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陈副局召集相关各局领导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工作协调会,会上主要计划部署如何继续推进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
会议传达了省食安办《关于转发江门市2016年第一季度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的函》,通报了受理12345政府热线投诉举报情况,听取了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食安办和市农业局、市卫生计生局、市工商局2016年1-4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省食安办向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食安办转发了《江门市2016年第一季度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充分体现了省食安办对我市该项工作的高度肯定,既是鼓励也是压力,我们要将省食安办的表扬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不足,要以此为契机,狠抓各环节的落实,确保我市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有效推进。
陈副局强调,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二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冷链配送环节;三是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整体合力;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落实信息报送。
你见过这么可怜的小土猪吗?每天只能吃一餐饭,饿了怎么办?自己找吃的去吧!反正农场啥不多,绿色无污染植物多!养足14个月,体重控制在120斤左右,短小精悍版猪元帅。别以为就单单只针对猪,农场里的乌鬃鹅、三黄胡须鸡也是一样的待遇!自力更生三畜组!大铜锤生态农场主就是那位狠心的爷,我不要你体胖膘多来钱快,只要你肉质鲜美口碑好!我们拍着胸口承诺:我们所生产的鸡,鹅,猪等绝对不会喂养任何激素添加剂和饲料。
占地面积约1000多亩的大铜锤生态农场坐落于博罗县麻陂镇,涵盖果园走地鸡(三黄胡须鸡),放养鹅,放养土猪,有机青菜瓜果种植,粮油加工等项目。致力于向广大消费者传递健康,天然,高品质的生活理念,倡导食养结合,美味节约!
现代社会讲究什么?便捷!窝在家里就能吃到美味佳肴,我们给您完美的一条龙服务!惠州市博罗县大铜锤农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集农场生产,农庄餐饮,生鲜超市,生鲜食品和熟食网络配送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生产企业。2016年1月,大铜锤旗下生鲜配送项目上线。为打造一个健康,绿色,环保的食材生产体系而不懈努力。
博罗的父老乡亲,想吃到健康天然鲜美的家禽果蔬不再需要你费心费力地下乡走访,手指动一动,一个电话,生鲜配送、外卖熟食送到您家门,我们线上线下价格是一样的!闲暇时候,带上您的家人朋友来我们的大铜锤鹅庄(榕城华庭后面)吧!柴火现炒、烧烤等烹饪方式任君选择!农场每天配送新鲜食材到鹅庄,不仅可以让您大饱口福,还可以让孩子体验一把农村烧土灶的趣味哦!
为了让大家吃的开心、吃的放心,我们会不定期组织顾客农场亲子游,赶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开始我们的美丽邂逅吧
辞去稳定工作,回家饲养生态土鸡,微信搭建平台做推广,年销售额破千万,这就是湖南省临湘市“80后”小伙子的致富经。
1982年出生的何微,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爱挂QQ、泡论坛、刷微博、玩微信。由于厌倦了一成不变的企业生活,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一份安稳的工作,回到临湘创业——利用当地优良的地理环境饲养生态土鸡。
(更多…)
邹敏和她的科技辅导老师。
邹敏向大家解读鸡叫。
我,是一只鸡,一只生活在农贸市场里的鸡。今天一如往常,吃饱饭喝了水后,我和小伙伴们便在鸡窝里打闹追逐,实在是太开心啦!这时,嘎吱一声,鸡窝的门开了。我侧眼一看,居然是个扎马尾辫的陌生小姑娘。哟!是新朋友吗?
只见她害羞地蹲下来介绍说:我叫邹敏,今年17岁啦,希望能成为你们的朋友。自那天起,每个周末我都能见到她,她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不停地在本子上画啊画。农贸市场里的人说,小姑娘竟然是他们见过的第一个能“听懂”鸡说话的人呢!那么,我们到底是怎么交流的呢?
“之前也有电视媒体报道过我的研究,但是似乎有些夸大我的成果。我觉得要科学地看待,目前我只以本地三黄鸡为研究对象,还不是所有的食用鸡种,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不能说我能“听”懂鸡类的说话。”
——邹敏
听
常一人去
市场听鸡“说话”
“咯咯咯……”短促的是鸡喊“饿了”,而“咯……咯……咯……”的闷叫,是鸡感到不耐烦。
居然能“听懂”鸡说话,这是要上天吗?顺德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的高一学生邹敏,因为这一超乎常人的特长成了红人。她究竟是怎么“听懂”鸡的话?
原来,17岁的邹敏在顺德杏坛镇的一家中专求学,每逢周末便回到伦教街道的家。由于她家靠近当地最大的农贸市场,自小伴着鸡鸭禽类的鸣叫声长大。“听多了,就能慢慢地掌握一些初步的规律。”邹敏说
邹敏的父母平时工作较忙,所以她常常一个人去农贸市场上听鸡“说话”。“现在很多档口的老板都认识我,因为经常待很久。”
泡
为研究她“泡”在鸡窝里一年
“听”懂了一些鸡叫的基本规律后,17岁的邹敏开始有些兴奋,她觉得自己还可以听懂更多“鸡语”。
正好当时学校也在收集研究课题参加科技创新赛,邹敏突然灵光一闪,研究鸡叫的课题这么有趣,不妨认真研究看看。于是,邹敏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鸡窝之旅。
“夏天的鸡窝,热气蒸腾还翻滚着一波一波的禽臭味。”邹敏回忆。但克服异味对她来说并不算事儿,最大的难题是和鸡“好好做朋友”。邹敏坦言,她也曾害怕接触活生生的鸡。
兴趣使然,也为了更好地研究,邹敏“硬着头皮”勇闯农贸市场里的鸡窝。“每个周末白天,我都‘泡’在鸡窝里。”邹敏开玩笑地说。每次和鸡交流完,她都穿着浓浓“鸡味”的衣服回家。
数
量化统计不同
状态下的鸡叫
邹敏和鸡“聊”了一年的天,研究报告的结构也有了雏形。邹敏展示了她的科学笔记并表示,为了更科学地揭秘“鸡语”,在和科研组商讨后,她选择了顺德本地的主要鸡种三黄鸡作为观察研究的样本。
那么,研究些什么呢?邹敏决定把研究范围“落脚”在对鸡的运输、笼置以及吊挂三种情况下,发出的声音和作出的动作组合所传达出的“意思”。
一年里,邹敏被呢喃不休的“鸡语”包围。“在农贸市场里‘听’鸡说话,然后录音带回家接着听。”反复听的“后遗症”是,邹敏到现在听到鸡叫,还有条件反射。
那时,为了取得声音样本,邹敏随身带着录音设备,到鸡窝、屠宰场,录取鸡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包括长鸣、短鸣、明唱、尖叫声和杂声。在取回样本后,通过音频分析软件将这些不同状态下鸡发出的声音进行数据量化统计。
“听鸡说话的同时,还要记录它们的动作。”邹敏说,鸡叫加上肢体动作,才能更完整地表达禽类的想法。
研究抱回创新大奖
邹敏经过一年的研究,最终“斩获”了全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而在过去中专生取得这种比赛高名次的省奖难度很大。“因为过去科研比赛都属于高考加分项,一些实力较雄厚资源好的普通高中,往往拿奖较多。”胡宝星职校的科技辅导老师吴家荣说。
竟是超前“动物福利”研究
“听懂”鸡说话有什么意义呢?该校科技辅导老师吴家荣告诉记者,邹敏实际上是在探索一个超前的禽畜动物领域方面的研究,叫做“动物福利”。
“广东人喜欢吃鲜鸡,每天有大批的禽类被拉入屠宰场加工,但是动物在被屠宰前,也有自己的‘福利’。”吴家荣向记者解释,这个“福利”就是俗指:禽畜动物在活着的时候,让其满足自然需求,适应环境而不受痛苦、恐惧。
记者了解到,对于“动物福利”的研究,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中国自己的禽畜动物“福利标准”,在今年3月,才由中国兽医协会联合多家国内企业来研究、制定。
而根据这份“标准”,禽畜动物从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卫生防疫、安乐死(急宰)、运输、待宰、宰前处置、击晕、刺杀放血等环节都要设置技术指标,以创造人道对待和人道屠宰禽畜动物的环境。
吴家荣表示,邹敏的研究样本采集,就“落脚”在生鸡在运输、笼置及吊挂的环节上,对准了禽畜在屠宰前的生存状态,这对于养殖业的发展来说,尤其是“动物福利”上,会产生一些借鉴和启发意义。
运输时间半小时内的鸡最好吃
为了更好地研究样本禽类的状态,除了观察、倾听声音外,学校还购买了多批次的三黄鸡作为研究样本,供邹敏研究小组在校“观鸡”,最后还送到伦教动物检验检疫所进行研究以获得相关指标,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这其中就包括了禽类的代谢指标和肉质指标。
“运输的时间不同,禽类所表现的行为动作也会有所变化。通过量化科学的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到运输时间对肉质的影响。”邹敏介绍说,自己的研究将样本三黄鸡分成2组,一组运输在30分钟内,而另一组运输时长远超30分钟,而送检后,得出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邹敏告诉记者一个参考数据,根据国标标准,鸡肉的一等品pH值大约在3.1~6.34之间,而在运输远超30分钟的样本组内,其鸡肉检测出的pH值甚至超过了10。“运输对于肉质保鲜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养殖场在选址时要考虑运输时间,到达目标销售地运输时常最好别超过半个小时。”邹敏说,研究还充分考虑了肉色、血质剪切口的肉质指标。
除了对肉质的检测外,邹敏的研究成果也有利于降低养殖户对于禽畜动物检验检疫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应该给禽畜提供怎样的环境、何时运输最佳、检验检疫达标率高,研究给出的参数范围都能给出参考。”邹敏认为,给予禽畜好的培育环境,最终也会提高养殖效益。
大铜锤农场
丝毛鸡,观赏用鸡品种。以其丝毛美而闻名于世。又称丝毛乌骨鸡、泰和鸡。原产中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典型外貌具有桑冠、缨头、绿耳、胡须、五趾、毛脚、丝毛、乌骨、乌皮、乌肉共十大特征。初产蛋日龄160~ 180天,年产蛋量80~130个。肉味美,富滋养,可入药。为妇科中药乌鸡白凤丸的成分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品种叫“金阳丝毛鸡”,主产于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毗邻县亦有零星分布,现存栏3000余只。金阳丝毛鸡又称“松毛鸡”、“羊毛鸡”。丝毛鸡全身被羽呈丝状,羽毛柔软,形似松针或羊毛,具有红色单冠,四趾无胫羽,无髯须,皮肤多为白色等特征。 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23千克;成年母鸡平均体重1.45千克。
▲石坝思源养殖合作社向农户提供鸡苗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令博罗县石坝镇乌坭湖村村民陈光明意想不到的是:3年前,他们一家6口年收入仅为16080元,如今在帮扶单位帮助下,家庭年纯收入近10万元。
陈光明一家是如何摘掉贫困户帽子,走上脱贫致富路?近日,记者走进乌坭湖村进行了采访。
实施种养扶贫提供创业启动资金
陈光明一家6口人,爱人长年患病,儿子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粗重活,一个孙子天生残疾,家庭困难。2012年以前,他们家年经济收入16080元,年人均纯收入仅为2680元。
“帮扶单位来了后,帮助我们建鸡舍,养三黄胡须鸡,养殖规模从原来几百只发展到如今近万只。”陈光明告诉记者,在帮扶单位市房产管理局的引导下,利用该村省级养鸡龙头企业思源养殖有限公司的鸡苗和技术资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如今家庭年经济纯收入近10万元,人年均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实现了脱贫目标。
“我们向贫困户提供鸡苗,免押金,每年还有技术人员免费上门培训技术。”思源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文祥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贫困户的利益和养殖积极性,他们还专门与贫困户签订价格回收协议,确保贫困户不亏本。
“为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我们坚持变‘输血’为‘造血’的原则,最终找到了符合该村实际的经济增长点。”市房产管理局副调研员黄平告诉记者,他们积极实施种养扶贫,向每户每年提供不少于2000元帮扶创业启动资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贫困户养殖三黄胡须鸡,目前该村有39户贫困户参与了合作社。
通过3年的帮扶,5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2923元增长到10300元,100%实现脱贫目标。
3年累计投入各种资金1659万元
该村贫困户叶进来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家会住进2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2012年以前,叶进来家居住条件非常差,只有两间矮小的砖木瓦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2013年的那场“天兔”台风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将他家的房顶都掀起来了,让他提心吊胆。“多亏了帮扶单位,让我们住进新房。”
与叶进来一样住进新房的贫困户还有很多。3年来,该村34户贫困户的泥砖房完成改造,改善了住房条件,提高了群众幸福感。
“在帮扶单位帮助下,3年来,我村各级各类资金累计投入1659万元,村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乌坭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文辉告诉记者,3年来,该村完成500亩农田综合改造建设和1200多亩农田高标改造建设,对黄山洞水库灌渠乌坭湖段9公里的渠道进行了改造建设,村主干道硬底化11.5公里,实现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村集体经济
年收入达到了31万元,比帮扶前
的2.5万元收入增长了
12倍多。
惠阳胡须鸡 以种群大、分布广、胸肌发达、早熟易肥、肉质特佳而成为我国活鸡出口量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传统商品。它以领下有张开的胃羽、状似胡须而得名。
胡须鸡
惠阳胡须鸡,又名三黄胡须鸡、龙岗鸡、龙门鸡、惠州鸡,原产于广东省惠阳地区,是我国此较突出的优良地方肉用鸡种。它以种群大、分布广、胸肌发达、早熟易肥、肉质特佳而成为我国活鸡出口量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传统商品。与杏花鸡、清远麻鸡一迅被誉为广东省三大出口名产鸡之一,在港澳市场久负盛名。它以领下有张开的胃羽、状似胡须而得名。
胡须鸡
主要特性:属中型肉用品种。体躯呈葫芦瓜形。慢羽。该品种的标准特征为额下发达而张开的胡须状髯羽,无肉垂或仅有一些痕迹。雏鸡全身浅黄色、喙黄、脚黄(三黄)。无胫羽,额下已有明显的胡须。单冠直立。公鸡背部羽毛枣红色,分有主尾羽和无主尾羽两种。主尾羽多呈黄色,但也有些内侧是黑色,腹部羽色比背部稍淡。母鸡喙黄,全身羽毛黄色,主翼羽和尾羽有些黑色。尾羽不发达。脚黄色。初生重为31.6克,成年体重公鸡为2228.40±38.78克,母鸡为1601.00±31.20克。屠宰测定:项鸡(将要开产的肥育母鸡)半净膛为84.8%,全净膛为75.6%。公鸡150天半净膛为87.5%,全净膛为78.7%。开产日龄为115~200天,年平均产蛋98~112枚,平均蛋重为45.8克,壳厚0.3毫米,蛋形指数1.3,壳色呈浅褐色。
产地和分布
惠阳胡须鸡原产东江和西枝江中下游沿岸9个县,其中惠阳、博罗、紫金、龙门和惠东5个县为主产区,河源、东芜、宝安、增城次之。年饲养量达1500万只,每年国家收购达200万只以上。以惠阳县产量最高,年出口量达60万只。历年来,曾到广东引种的有福建、湖南、江西、江苏、上海、北京等近十个省、直辖市。
品种形成
惠阳胡须鸡主产区多属丘陵或半丘陵地带,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21℃左右),雨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600mm以上。农作物有水稻、甘薯、木署、小麦、花生、大豆、豌豆和芝麻等。建国前,因水利失修,经常洪水泛滥,大量土地荒芜,形成大片草地或灌木林地,食饵十分丰富,为农家养鸡提供了有利的放收条件。产区地处广州、香港地区两大消费城市之间,对活鸡的需求量大,质优则价高,刺激了产区的养鸡肥育技术和鸡贩业的发展。香港市场的消费者在强调鸡的烹调方法(白切鸡、盐局鸡)的条件下,对鸡肉的风味、骨胳的软硬度、脂肪的分布都有独特的要求,这对品种的选育有较大的影响。60年代,商业和外贸部门在产区建立繁殖场,并采取奖售政策,促进了该品种的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1975年开始进行纯种选育工作,对进一步提高该鸡种的质量起了一定的保障。
外貌特征
惠阳胡须鸡属中型肉用品种,体质结实,头大颈粗,胸深背宽,胸肌发达,胸角一般在60°以上。后躯丰满,体躯呈葫芦瓜形。惠阳胡须鸡的标准特征为颔下发达而张开的胡须状房羽,无肉垂或仅有一些痕迹。雏鸡全身浅黄色,喙黄,脚黄(三黄)。无胫羽,颔下已有明显的胡须.公鸡单冠直立,冠齿为6–8个。喙粗短而黄。虹彩橙黄色。耳叶红色。梳羽、蓑羽和镰羽金黄色而富有光泽。背部羽毛枣红色,分有主尾羽和无主尾羽两种.主尾羽多呈黄色,但也有些内侧是黑色,腹部羽色比背部稍淡。母鸡单冠直立,冠齿一般为6–8个.喙黄。眼大有神,虹彩橙黄色。耳叶红色。全身羽毛黄色,主冀羽和尾羽有些黑色。尾羽不发达。脚黄色。
产肉性能
惠阳胡须鸡初生雏平均重为31.6g;5周龄公、母平均重为250g;12周龄公鸡平均重为1140g,母鸡平均重为845g;15周龄公鸡平均重为1410g,母鸡平均重为1015g。至15周龄每公斤增重耗料3.8kg。其生长最大强度出现在8–15周龄,8周龄前生长速度较慢。本品种属慢羽品种。60日龄前,羽毛生长很慢,一般要100日龄才羽毛丰满。公鸡比母鸡的羽毛生长要慢10–20d。
惠阳胡须鸡肥育性能良好,脂肪沉积能力强。在农家放牧饲养的仔母鸡,开产前体重达1000-1200g时,再经12–15d笼养肥育,可净增重350-400g。此时皮簿骨软、脂丰肉满,即可上市。
产蛋性能
惠阳胡须鸡的产蛋性能明显受到当地环境气温、日粮蛋白质、能量水平、饲养方式、就巢性强及腹脂多的影响。因此,即使在较好的条件下,全年平均产蛋率也仅在28%左右。在农家以稻谷为主、结合自由放养、并以母鸡自然孵化与育雏的饲养方式下,其年平均产蛋只不过45–55个。在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每只母鸡年产蛋可达108个。平均蛋重为45.8g。蛋壳主要呈浅褐色。蛋壳厚为0.3mm。蛋形指数为1.30.
繁殖性能
公鸡性成熟早,最早的3周龄会啼叫,但一般要3月龄才有交配行为。平均开产日龄为150d。据个体记录资料,最早为115d,最迟为200d。一般公母配种比例为1:10–12。平均种蛋受精率为88.6%,受精孵化率为84.6%。惠阳胡须鸡的就巢性特别强,据记录资料,平均每只母鸡年就巢为14.2次,最高达18.5次,每次停蛋期平均为15.8d.育维率普遍在95%以上。
18年前,他是湖南省泸溪县高考文科第一名。大学毕业后,他舍弃了在城里创办的公司,毅然回到了家乡养鸡。如今,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
他就是姚玮。
6月底,记者来到位于湖南泸溪县浦市镇麻溪口村的林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见到了姚玮。这是一个瘦瘦的、斯斯文文的男生。那副黑框眼镜为他增添了几丝书香卷气,依稀可见当年风采。
从“米桶”跳到“糠箩”
2001年秋,成绩优异的姚玮从重庆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毕业后,进入长沙证券公司工作。2003年,他在重庆成立了兆文电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电脑销售和组网,每年营业额100余万元,纯利润达30余万元。
但姚玮并不“安分”,总觉得这还不是他所喜欢的生活,想再来一次创业。
姚玮很爱吃鸡蛋。回家过年时,他了解到,家乡人所吃的鸡蛋基本上是从湖南桃源和河北贩进的。他便动了回家养鸡的念头。
姚玮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极力反对。妈妈说:“你好不容易读书跳出了农门,事业发展得好,现在却想回来养鸡。这不是米桶跳到糠箩吗?”
但姚玮认准了。2010年底,他回到了泸溪。
创业受挫从头再来
从考察场地到搭建鸡棚,从修通公路到安装机电,从打井取水到购置设备,姚玮磕磕绊绊,走了不少弯路。由于缺乏饲养技术,姚玮购进的第一批鸡苗1000只,最后只剩下10多只。
这一回合,他花了60多万元。
面对打击,姚玮并没有退缩,刻苦研究饲养技术,又购买了第二批鸡苗1000只。终于,800多只鸡成功存活。但新的苦恼摆在他面前:每天只有10多只鸡下蛋。
“这些钱多半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家里人埋怨我,说我养鸡不仅丢了面子,还欠了一屁股债。爱人也常常跟我吵架。那时候,压力非常大。”姚玮回忆说。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其后,他跑遍了自治州各个县市,最终在古丈县请到了技术员。他一口气购买了5000只鸡,在技术员的照料下,这些鸡大都顺利长大,产蛋率达90%以上。
姚玮马不停蹄,四处销售。他先到附近的白沙、浦市的各个菜市场推销鸡蛋,送货上门。因鸡蛋新鲜,可以赊账,很多商家愿意买他的鸡蛋。慢慢地,他的公司业务遍及了泸溪13个乡镇。
天有不测风云
2013年,禽流感袭来,养殖场的鸡蛋滞销,1万只鸡被掩埋处理。
2014年7月,又是一场洪灾。养殖场全部浸泡在洪水里。洪水退去,一片狼藉……
此时,泸溪县扶贫办送来了20万元现金和一个钢架棚,移民局送来了2万元救灾重建资金,县计生局帮他贷了4万元无息贷款。这些援助,点燃了他的希望之火。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如今,姚玮的两个养殖场养殖规模达到6万只,日产蛋5万枚左右,日产日销,年产值600余万元。业务覆盖泸溪县及自治州的鸡蛋市场,并成为泸溪中小学学生营养餐的指定供给商。姚玮也被评为自治州“创业先锋先进个人”、泸溪县“优秀创业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