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参与鸡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保护酶系中活性巯基,起到体内解毒作用;参与细胞间质的合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胡须鸡体内的叶酸形成氢叶酸,保护亚铁离子,起到防止贫血的作用,增强体免疫力,缓解应激反应。缺乏维生素c时,鸡易患坏血病,生长停滞,体重减轻,关节变软,身体各部血、贫血。
夏天给鸡补喂维生素c,可使鸡多产蛋。在一般温下,维生素可以由鸡体自行合成,不需补喂。但夏季温度高,鸡体合成维生素C的机能降低,造成鸡缺乏维生素C。
据研究,鸡产蛋最好的温度是13—20℃,经常高于℃时,则产量数量减少。国外有人试验:气温在2℃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60毫克,喂鸡两个月,可多产12%的蛋。如果补喂的时间再长一点,添量可减少为每千克饲料44毫克。其补喂的方法是:
1.将维生素C粉(或片剂捣成粉末),按比例拌入料中喂鸡。
2.将维生素c弄碎,放在水中,然后将这种维生素C溶液作为鸡的饮水。
3.天热时,补喂维生素c,蛋壳的质量会明显改善。
野外养胡须鸡
1、保温育雏的管理。1-3周龄的胡须鸡采用温室饲养。雏胡须鸡幼小抵抗力差,不是直接进入果园等地饲养,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抓好3 周前的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雏胡须鸡保温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确定,采取网上育雏的方法,以每平方米40–50只雏胡须鸡计算,饲养数量多,应分小区饲养,每群可掌握在1000羽左右。如果园、经济林等在房前屋后,就利用原有保温房或已旧住房改造亦可;如果饲养场地离家有一定的距离,则应选择向阳避风,地域开宽,地势干燥,水源充足,道路便利的地方建造保温房。 (更多…)
在养胡须鸡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常观察,通过观察来发现胡须鸡在生长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及时的疫病防治,具体的五看胡须鸡群健康状态要点如下:
一看精神。正常胡须鸡群无咳嗽、气喘、呻吟、流涎、嗜睡、狂叫及离群独处等病理现象。行走、奔跑正常,有力。
(更多…)
土鸡品种一般有:北京油鸡、九斤黄鸡、大骨鸡、白耳黄鸡、仙居鸡、丝羽乌骨鸡、茶花鸡、狼山鸡、清远麻鸡、浦东鸡、溧阳鸡、惠阳胡须鸡、河田鸡、边鸡、静原鸡、文昌鸡、藏鸡、矮脚鸡、金阳丝毛鸡、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漳州斗鸡等等
很多人想养鸡,但鸡笼是个问题,我可将我的经验传授一下。我2002年在老房子的北露台,用原来放空调的铁架子,挷上铁线网格,因为自己栽剪的,手被多处扎出血。如果想让鸡高产,让您的鸡健康成长,那么选择鸡笼子也至关重要,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为鸡制作舒适的鸡笼子,那么怎么制作鸡笼子呢?下面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下鸡笼子制作方法有哪些吧!
(更多…)
三黄胡须鸡(1983年将惠阳鸡,龙岗鸡,龙门鸡等合并统一命名为三黄胡须鸡)具有1700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古老而又比较突出的地方优良肉用鸡种,在港澳市场久负盛誉.原产地:惠州市的博罗,惠阳,紫金,龙门和惠东等县(市). (更多…)
只要注意了下面的问题,在产蛋期注射油苗则对胡须鸡群的产蛋率无明显的影响。即使在注苗后产蛋率下降,幅度也不会很大。
1.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是:一人固定胡须鸡只,另一个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胡须鸡颈部(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注射器针头以小于30度角注射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皮下。注射后的油苗应分布在颈部肌肉和皮肤之间。在进行胸肌注射时,应该用7~9号短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成30度角,于胸部的上1/3处,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能垂直刺入。
2.油苗免疫前应摇匀,注意预温。在秋冬季注射油苗前,一定要预温。预温方法:注苗前4~5小时,把油苗取出后放到温水中(37~40℃),使油苗的温度尽量接近胡须鸡的体温时再进行注射。
3.注苗时对胡须鸡只应轻拿轻放,抓胡须鸡动作不能粗暴。多数胡须鸡群注苗后出现的产蛋率下降与抓胡须鸡动作过于粗暴有关。而蛋种胡须鸡由于经常抓胡须鸡进行人工授精,其注射油苗后对产蛋率的影响较小。
4.注苗期间可添加药物缓解应激反应。注苗前后2~3天可在饲料中添加千分之二的土霉素和饮水中加氨基维他,以缓解注苗应激。在饮水中添加免疫增效剂,以提高疫苗保护效果。
5.产蛋胡须鸡注射油苗应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由于正常高产胡须鸡群的产蛋集中在上午进行,在上午所产胡须鸡蛋数占全天所产胡须鸡蛋的80%以上。下午胡须鸡舍光线较暗,不易造成胡须鸡群炸群。因此,选择在下午特别是4点以后注射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上午注射油苗,打乱了胡须鸡群正常的产蛋规律,很容易造成腹中蛋、蛋黄性腹膜炎等症状。
6.当邻近三黄胡须鸡群出现传染病时,应对胡须鸡群进行紧急接种。按照先接种“健康胡须鸡群→假定健康胡须鸡群→病胡须鸡群”的顺序进行。当胡须鸡群存在疾病时,应避免接种油苗,如必须接种则应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
多雨季节如何管理胡须鸡?多雨时节因为降雨过多,会造成胡须鸡舍过于潮湿,如果不做好通风去湿的工作将会影响到胡须鸡的健康,所以在多雨季节要加强通风和消毒工作,现跟我们大铜锤农场一起来了解下多雨时节养胡须鸡管理方法:
1、饲料保管,防止霉变
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饲料容易霉变,因此要十分重视饲料保管工作。胡须鸡场应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合理的进料计划,每批进料应在一星期内使用完毕;饲料在堆放时应与地面和墙体保持10里面左右的间距,防止地面或墙体渗水导致饲料变质,并做好新旧料标识,保证饲料的先进先用;同时料槽中的剩料要及时清理,降低胡须鸡食入发霉饲料的概率。
2、疏通水渠,除草除虫
雨季即将到来,水渠必须提前疏通,防止胡须鸡舍浸水情况的发生。随着温度的升高,蚊虫将迅速增加,为防止卡氏等疾病的发生,应提前除草和减少水渠中的积水,减少蚊虫的滋生。
3、用药保健,开胃健脾
此阶段,由于天气潮湿、多变,胡须鸡容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温度回升,胡须鸡采食量较冬春季明显下降。因此,生产中要密切留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各项防应激工作。日常保健用药逐步由防呼吸道疾病为主转向防肠道疾病为主,增加开胃健脾药物的使用,提高胡须鸡群采食量,保证胡须鸡群正常生产的营养需求。
4、加强卫生,减少病菌
温湿环境下,细菌容易滋生,因此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重视水线、料槽的冲洗和消毒,减少舍内的病菌滋生;首次使用纵向通风设备前,必须做好湿帘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5、加强通风,降低氨味
由于环境湿度的增大,鸡舍内的氨味将会变得很重,日常管理中,应加大胡须鸡舍内的通风量,保持舍内的空气较为清新,同时提高清粪频率,减少鸡粪的堆积。
6、及时补光,稳定生产
梅雨天气的到来,开放式鸡舍内光照强度受阴天的影响,会明显降低,饲养员应及时开灯,保证胡须鸡群采食和产蛋的稳定。
7、检修设备,通风防暑
防暑降温设备即将派上用场,应对帐幕、喷雾线、湿帘、风机等进行检修,对老化严重的设备进行更换,保证在使用纵向通风时,胡须鸡舍内的通风量至少在2米/秒;同时要加强对鸡笼的检修,慎防葡萄球菌病的发生。
胡须鸡场内的各种建筑物布局,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应按生活与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要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生活与管理区应选择在常年之主导风向或侧风向的上风处,隔离区则与之相反。各区之间的距离应在50m以上。②鸡舍距离围墙约为50~100米。同日龄鸡舍间距离约为30~50米。不同日龄鸡舍间距应在200米以上。育雏育成舍尽量远离蛋鸡舍,应1公里以上,而且要安排在主风向的上风处。③场区内道路分净道、污道;两者应严格分开不得混用。
在胡须鸡的养殖中可以采取笼养的方法,这样具有集中、易管理等优点,不过也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要领,比如光照、断喙等,具体的笼养胡须鸡科学饲养要点给大家分享如下:
1.光照
胡须鸡
笼养胡须鸡从20周龄起,单靠自然光照不能提高鸡的产蛋率,必须每日补充人工光照0.5~1小时。从21周龄始,每周增加半小时,直至产蛋高峰,即30~32周龄,每日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达15~16小时,光照强度5~10瓦,到淘汰前2个月,可改为光照17小时。
在人工光照过程中,胡须鸡舍灯泡的分布比例是1:1.5,也就是每排灯泡与灯泡间的距离,应为灯泡与鸡体间距的1.5倍。如果鸡舍大,采用双排以上灯泡照明,要求相邻的两排灯泡呈交错分布。如果是多层笼养,每列通道上的灯泡应高低错落呈锯齿状排列。
2.断喙
有人认为笼养不必要断喙而被忽视,其实不然,即使采用个体笼养,有些鸡也会通过笼网间隙进行啄肛、啄羽。由于鸡群啄食癖的发生,会降低产蛋率,严重的可引起鸡只死亡。因此,对胡须鸡,必须实行断喙1~2次。最早可在5~9日龄,或上笼前12~13周进行,用断喙机于鼻孔前0.5厘米处切断上喙,切下喙时要比上喙留长一些。断喙前于水中加入维生素K,以防血流不止;断喙后,水槽、食槽、饮水器中要加大饲料量和水的深度。
3.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
鸡舍适宜的温度应在18~20℃,相对湿度为60%~75%。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因为笼养胡须鸡相对密度较大,在不同的季节,鸡舍的温湿度有所不同,要求我们在饲养管理上必须随时根据变化的条件,事先把工作做好。如为防止夏季炎热,鸡舍顶部要有隔热装置,并在鸡舍安装通风、降温设施,及时清除粪便,减少氨气,通风时,靠近鸡的地方风速每秒不超过17米。在寒冷的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为避免贼风、冷风侵袭,要在门口挂上保暖的门帘。总之,要做到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保温。
4.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三黄胡须鸡性情温顺,胆小、怕惊,一旦受到惊吓,都会带来经济损失。应激会影响母鸡的排卵,尤其产蛋期间,保持鸡群的安静环境十分必要,要求在开产前2周,转入产蛋笼,以有一个适应新环境的时间。饲养管理人员应尽量消除一切干扰因素,预防接种、整修鸡舍、鸡笼清扫、消毒等工作,要在鸡上产蛋笼前完成。日常工作中,如饲喂、清扫粪便、打扫鸡舍卫生等,也要做到动作轻、声音小,少惊吓鸡群,谢绝陌生人进入鸡舍参观,并防止动物闯入鸡舍,如猫、狗、鸟等。
5.合理的饲养密度
这一点很重要,饲养密度大,会使产蛋率下降。较理想的饲养密度是,每只鸡所占笼底面积不少于400平方厘米。为便于鸡只采食,每只鸡所需的饲槽、水槽长度不少于1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