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鸡舍并不是在任何地方,任何场所都可以的,但是这个要求在养鸡户的心中显然是不存在的,散养户建造鸡舍时,一般都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地方,而不遵守胡须鸡的养鸡场建造要求,这 种情况下,一般有80%以上蛋鸡养殖户受疾病困扰,这些都是因为鸡舍建设不合理造成的,以下是小编总结的几点散养户建造鸡舍的误区。
(更多…)
大铜锤农场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总结了三黄胡须鸡疫病控制的三条原则如下:
一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配套的卫生防疫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某些普遍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使养胡须鸡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强调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虽然早就提出了,但到目前为止,不少养胡须鸡人员,特别是农村的专业户,对此认识并不那么清楚,重视程度和执行力都很不够,但对治疗却非常重视,每当发现一两只死病胡须鸡,就紧张得不得了,到处寻找药物治疗。 (更多…)
胡须鸡场用全自动集蛋机,全自动捡蛋机
(1)组成部分:
本机由底座、胡须鸡蛋上传系统、软破蛋过滤系统、集蛋带及集蛋带驱动系统、胡须鸡蛋前端收集系统、配电系统组成。
(2)底座:
机架是采用优质的C形钢材焊接而成.机架是由具有多年结构设计经验的工程师设计而成,结构合理,具有承载能力大,结构不变形等优点。
(3)胡须鸡蛋上传系统
胡须鸡蛋上传系统由传动效率高的中空蜗轮减速机驱动,实行驱动无损耗.故障率低,寿命长,并且运行平稳,噪音小,减少噪音对胡须鸡只的影响,提高产蛋率。
(4)软破蛋过滤系统
软破蛋过滤系统的传动机构采用链条.链轮传动,传动平稳。此系统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加装,将软蛋漏到下面的软蛋盘内。防止软蛋运输过程中破碎后的胡须鸡蛋粘液粘到上传系统上,污染成品胡须鸡蛋。
(5)集蛋带及集蛋带驱动系统
由传动效率高的中空蜗轮减速机驱动,从而保证了胡须鸡蛋输送带的平稳运行。驱动辊是采用优质的橡胶压制而成,增加了与输送带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打滑及跑偏现象。
输送带是采用优质的材料制成,具有耐磨性好、寿命长、表面的花纹有效的防止胡须鸡蛋在输送过程中的滞留现象发生。
(6)胡须鸡蛋前端收集系统
主要目的是将胡须鸡蛋从上传系统上收集下来。保证胡须鸡蛋滚动速度适当并不允许胡须鸡蛋产生滞留现象。
(7)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是采用国标电器,专业电器工程师设计..节省人力,便于管理.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各种电器控制系统。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农村散养的土鸡养殖因健康美味和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可现实问题是农村散养户在逐年减少,特别是在广东土鸡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在广东地区发展规模化的土鸡放养必将成为农村致富的一个新途径。经过经验总结,围网散养土鸡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果木树和农作物等的生长,起到除虫除草作用,而且还能降低饲养成本,减少兽药使用量,提高整体效益。
土鸡的饲养方法
1.品种选用:土鸡养殖品种一般选择地方鸡种,一是地方鸡种生长速度较慢,二是地方鸡种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好。也可以选择育种机构培育的优质型慢速品种。
2.鸡场选址:选择在地势高燥 、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卫生、排水和供电方便的地方,且有适宜放养的林带、果园、草场、荒山荒坡或其它经济林地,满足卫生防疫要求。
3.鸡场布局:布局应科学、合理、实用,并根据地形、地势和风向确定房舍和设施的相对位置;设防疫隔离带,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同时育雏舍与放养区分开,脏道与净道严格分开不能有交叉。
4.鸡舍准备:土鸡养殖需要建设育雏舍和放养鸡舍,如果购买的是脱温鸡,则只需建设放养鸡舍,放养鸡舍要求防暑保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布列均匀,便于卫生防疫。
5.配套设施设备、材料准备:进鸡前,准备饮水器、料盘、兽药、疫苗和饲料,同时对鸡舍及物品的清洗及消毒,对6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期为1-30日龄,育雏环节至关重要,特别注意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把握好这四大因素,雏鸡质量好,后期不易生病。育雏期推荐全程使用全价配合饲料。
6.放养期饲养管理:土鸡放养时间应在4周龄之后,放养时白天气温不能低于l5℃,气温低的季节,40日龄-50日龄开始放养。饲料采用全价料和玉米等杂粮混合供给,这个阶段主要注意诱虫、灭鼠、饮水,同时严防中毒。
7.适时出栏:注意土鸡不是养得越久越好吃,当然也不是养得越久越划算,一般是120-150日龄出栏。如果市场行情
8.种植优质牧草:种植优质牧草可降低饲料成本,一般豆科牧草以苜蓿和白三叶为好,禾本科牧草以黑麦草为好,于9~10月份秋播,这样有利于控制杂草的生长。来年牧草茂盛时以轮牧为最好,轮牧后应割去老茬,露出新茬,可利于牧草的及时生长。牧草中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可为土鸡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饲料源。
9.养殖蝇蛆:蝇蛆是营养成分全面的优质蛋白源,其蛋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7倍,赖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6倍,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喂给蝇蛆的土鸡吃法跟普通级不一般,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补气补血、养颜益寿,所产鸡蛋锌和硒含量是普通蛋的3~5倍,是食疗的极品。养殖蝇蛆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每千克新鲜鸡粪可产活蛆400kg以上,非常经济实用。选择光线明亮、通风顺畅的地方建棚,棚面积一般为30~100㎡,棚内挖置数个5~10㎡的蛆池,池四周砌放20cm高的砖,用水泥抹光,然后按技术要求饲喂,并注意更换新鲜鸡粪。实践证明,用鸡粪育蝇蛆喂土鸡效益非常显著,生产出的蝇蛆蛋白非常有利于土鸡的生长发育和肉蛋品质的提高。
在胡须鸡养殖业中,有不少的人发生了赔钱的事情,其实养胡须鸡不赚钱与饲养管理、市场行情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所以今天大铜锤农场给大家列举了养胡须鸡不赚钱的十大原因:
1 观念不好,总想低投入高产出。
2 老在等行情。
3 行情差时,使用便宜料。 (更多…)
胡须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胡须鸡仔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胡须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胡须鸡仔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胡须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胡须鸡仔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胡须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胡须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胡须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胡须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胡须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胡须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胡须鸡的免疫接种工作。胡须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胡须鸡马立克氏疫苗。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胡须鸡新城疫、胡须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胡须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胡须鸡健壮成长。
糖在人的食品、医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养鸡业中,也需要糖,它在育雏、运输、消炎杀菌解毒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多被人们所忽视。在养鸡业中,应重视和利用糖的独特作用,它成本低、使用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更多…)
在春季随着气温的回暖,胡须鸡开始进入快速生长的阶段,因此养殖户应抓好这个时机加强饲养管理,从而使胡须鸡生长达到最佳状态,不过在初春养殖胡须鸡应做好以下措施:
1、保温不能彻底落实,有鸡群着凉的现象。会出现胡须鸡仔受凉而引起鸡群发病的情况。
2、胡须鸡舍内灰尘较多,忽视换气,这些现象容易引起鸡心、肺、腹腔积水,生长受阻,胡须鸡均匀度差,残次鸡多。
3、鸡粪不及时清理,堆积太厚,湿度太大,氨气及臭味太浓,容易使胡须鸡仔中毒,表现白冠、黑肺、心包积水等。
4、换气不足或煤气炉漏气或排气管不畅导致煤气和二氧化碳中毒。
5、管理粗放,料桶、饮水器不定期清理,一次性添加饲料过多,造成饲料的污染与浪费。
6、个别饲养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鸡舍饮水和饲料不及时添加,易导致鸡群遭受应激,甚至致使鸡群发病。
7、饮水系统未经常清洗消毒,或者是未经冲洗水管就直接饮用赛可新或者速克菌,饮水卫生不洁,易引起肠炎。
8、密度过大,不注意分群或未及时扩栏,易导致鸡舍内空气质量较差,或者湿度较大。
9、防疫操作不规范,鸡舍内无工作服、鞋,饲养管理人员出入不换鞋,饲养场门口用生石灰粉作消毒(生石灰在干燥环境下没有消毒作用),疫苗瓶及注剩的疫苗放在鸡舍门口,鸡舍内灰尘大,蜘蛛网多,舍外脏乱差,杂物乱放,鸡粪堆放在鸡场门口或附近,造成病原恶性循环。
10、不注意定期检查电器、线路,用火炉供暖时不注意将其与易燃物隔离,并且舍内无灭火器等灭火设施,万一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11、鸡群出栏后,没有立即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导致真正空舍的时间太短。
二、春天养胡须鸡特点
春天气候特点:天气寒冷,气候变化大,今天气温升高,明天气温就可能降低,一天的温度也是经常变化,昼夜温差大,鸡群难适应,易发疾病。
三、春季养鸡重点:
可以归纳为”三抓五防”。”三抓”:抓管理(重点保好温,同时做好通风换气);抓防疫(卫生、消毒、免疫);抓疾病防治。”五防”:防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防冷应激;防火;防中毒;防湿度太低。
四、春季养好胡须鸡要抓好八个要点
(1)选好饲养员。饲养员是确保胡须鸡饲养成绩关键的一环。鸡靠人养,人靠思想,饲养管理跟不上,就很难确保饲养成绩。
(2)创造良好环境,抓好保温、换气、温度、光照四大要素及适当密度,给鸡群营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鸡群休息的好,才能长的好。
(3)防止人为传染,搞好个人卫生,鸡粪、病死鸡要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控制环境污
(4)提供新鲜、安全、卫生的饲料,并要认真管好、用好饲料,杜绝浪费,降低养鸡成本。
(5)提供充足、卫生、清洁饮水,饮水系统要经常清洁消毒,不要怕麻烦。
(6)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免疫程序,做好鸡群的疫苗接种。
(7)加强监督,准确诊断
(8)全进全出,严格防疫与消毒,周到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的清洁消毒,勤清鸡粪,消灭蝇、蚊、鼠、蚁,减少病原避免应激。
多年的教训告诉我们,养殖必须严格遵循自然和谐的规律,保证禽类生理生态平衡增长,才是提高三黄胡须鸡的抗逆性,切断多种病原侵袭的正确途径,并可在一般情况下不用疫苗,完全杜绝抗生药物使用,150日龄后达到自然体成熟出栏。这种自然体成熟的生态三黄胡须鸡,不但抗病力强,易饲养、生产成本低,而且肌肉紧,蛋白含量高,水分、脂肪含量低,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长期以来,高质量的自然成熟三黄胡须鸡仅局限于不计成本的农家小院零星散养,其漫长的饲养周期,使得饲料成本高昂,难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不能满足市场所需。取而代之的是依赖大量药物、添加剂,人为催熟的快速禽产品广泛占领市场。人们在长期消费这些失去原汁原味,体内充斥对人体有害物质的禽产品的过程中,在对自然、生态、和谐与人自身关系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中,逐渐在近年来一场场人禽共罹的禽流感灾难中醒悟。这种醒悟昭示着市场的风向标已不再青睐那些有害快速的禽产品,与此相适应,可以预见,养殖界追求生态、自然成熟的养殖模式必将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在此,我们将多年来低成本养殖自然成熟三黄胡须鸡的一些实践经验奉献社会,但愿能在养殖同仁迈开新的一步时,起到些小小的帮助作用,同时也但愿能为消除禽类疾病灾难奉献微薄之力。
一、雏苗的选择:
在养殖实践中,很多养户一味追求雏苗的价格,忽视了雏苗的质量。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孵化厂家在胡须鸡仔身上其实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所以,养户在追求低价的同时,一定要把好胡须鸡仔质量关,这对提高商品鸡饲养成活率、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病毒所带来场地污染、所得到经济效益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简略介绍一下孵化厂处理胡须鸡仔的一些做法,供养户参考。
马立克疫苗的使用。大家清楚马立克疫苗大致分为液氮、冻干苗二种,而冻干苗又根据保护率、质量、厂家的不同,价格又有所不同。液氮苗使用,大约合0.15元/羽,中日联产的疫苗大约合0.07元/羽,北京、上海所产疫苗大约合0.02元/羽。有些大型孵化厂为了保证胡须鸡仔的质量,或者本身种鸡就存在着某种问题,采取在注射马立克疫苗的同时,加注“速可生”、“头孢”等药物,如此使用,可切断母源体带来的垂直感染,对提高胡须鸡仔的成活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孵化厂家而言,使用“速可生”会提高胡须鸡仔成本约0.17元/羽左右,使用“头孢”会提高胡须鸡仔成本约0.03元/羽左右。所以价格略高,质量相应有保障一些。
很多种三黄胡须鸡场考虑到生产成本,忽视了霉形体(支原体)疫苗的使用。霉形体病对三黄胡须鸡的生长速度起到很大的影响,光吃料不长个,对养殖户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从而会减少利润空间。使用霉形体疫苗对种鸡及胡须鸡仔死亡率影响不大,但是,会给种鸡场种鸡带来0.8元/只以上的生产成本,一般负责任的大种鸡场还是会考虑使用的。
是否购买种鸡初产雏苗来之于雏苗价格的计算。初产苗一般生长均匀度较差,而且,种鸡前期初产蛋受精率较低,会带来受精率越低,孵化出壳率越低,相应会带来胡须鸡仔饲养成活率越低的连锁反应。
总之,养户购买胡须鸡仔时也应像购买其他商品那样,充分考虑其性价比,尽量避免单纯地从价格去考虑是否合算,而是要充分考虑在今后的饲养中可能出现的预期,避免更大的损失。
二、育雏:
1、低温育雏:第一周龄时将育雏温度调在26~28℃,此温度育雏不但可以让胡须鸡仔提前适应常温,提高胡须鸡仔的自然抗体,还可较大幅度降低养户的升温成本。
2、立体育雏:长期从事养殖者基本上都清楚,在育雏室内升温时,距地面20cm与距地面120cm比较,一般上下温差在4~5℃,有的甚致更高。立体育雏也就是充分的利用了上部的高温部位育雏,达到了降低育雏成本的目地。
3、自身升温:专业人员都清楚,三黄胡须鸡的正常体温在41.5~42℃。在实践中发现,胡须鸡仔出壳十余个小时后,就能够逐步地起到自身调节温度的作用,此时将育雏温度设定在26~28℃,利用胡须鸡仔的高密度立体法育雏,在室外温度12~15℃时,一般胡须鸡仔在2日龄后就不用考虑升温费用。
4、饲料营养:育雏阶段合理降低饲料营养不但可降低饲料的成本,而且可减轻育雏阶段白痢与球虫病的易发性。采取1~3日龄时,饲料蛋白含量19%~21%,3日龄后分阶段逐步递减,到25~27日龄时,饲料蛋白含量可递减至13%~15%。
在育雏阶段,根据几种因素综合考虑改进育雏方法,可大大降低育雏成本,特别是升温成本,与设定32~35℃高温平面育雏相比较,最少可降低育雏成本85%~95%。
三、育成:
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动物们发病都有它们的发病规律与周期。以三黄胡须鸡为例,1~25日龄,白痢易发阶段。15~45日龄,球虫易发阶段。28~40日龄,法氐囊易发阶段等等。
在养殖过程中,三黄胡须鸡群如被病菌感染后,会增加药物成本,提高死亡率,带菌三黄胡须鸡生长缓慢,相应又提高了饲料成本,那么,怎样做才能减少病源的发生呢?我们在长期的养殖生涯中总结,养殖业要做到低成本、高效益,一般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自然、生态原则,在饲养过程中,以提高畜禽的自然抗体为目地,保证畜禽心、肺发育与身体生长形成正比,可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
2、在日粮中配比一定比例的粗纤维,保证在禽体内形成一定的高纤维碳水化合物,多种细菌在禽体内高纤维碳水化合物的运动中,难以存留,减少了发病机率。
3、为防止养殖场地的菌、毒污染带来的养殖难度,除杜绝外界带菌、毒三黄胡须鸡源进场外,还要有“稳”字当头的原则性,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打可不打的疫苗坚决不打。
4、饲养周期150日龄达到自然体成熟,同样的体重标准,同样的饲料,全程耗料10~15kg/只(按85%的出栏率,其中有15%死淘率的耗料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解答,我们认为,这与地理环境好坏、饲养员素质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饲养周期长,特别是育成阶段,可采取早晨喂7成,中午8成,晚上9成饱即可,育成阶段实为“吊架子”阶段,此时根据饲养员的负责程度,饲料成本伸缩性特别大。
四、育肥:
禽体120日龄后,已经安全避开了一般疾病的易发期,生理骨架基本形成,此时只要将三黄胡须鸡群的运动量适当减少,饲粮投喂比例适当加大,即可称之为育肥。在实践中证明,120日龄后,如果饲养得当,日增重可达到200~300g/d。
在大山丛中进行规模化群三黄胡须鸡养殖时可发现,70日龄后,如果条件得当,植被密度较大时,它们中的大部分就会养成逐步上树栖息的习惯。在几年饲养对比中可以肯定的是,在同样的品种、同等的条件、同类的饲粮、甚至在目测下感觉同样大的个体,在树枝上长大的三黄胡须鸡比在地面上长大的三黄胡须鸡每只最少要重0.25kg以上。按几年来我们在市场销售一般价26/kg计算,等于告诉了我们,在树丛上长大的三黄胡须鸡,在同样的生产成本开支中,与地面上长大的鸡相比较,它们会给养殖者多创下了6.5元/只三黄胡须鸡的利润空间。
饲料价:经换算,按现价玉米为1.9元/kg时,生态三黄胡须鸡的配合料核定为1.5元/kg(湖南地方预算价,未含粉碎、搅拌电费、以及饲料袋等费用),即饲料价为同期玉米市场价的79%,市场玉米价上涨或下降,生态三黄胡须鸡的配比饲料相应同比上涨或下降。基本生长标准为:(一般常规品种鸡)150日龄时,公、母均重达到2.1kg以上,180日龄时,公、母均重达到2.5kg以上。150日龄时,整个饲养成本在19~24元/只(不含人工工资、场地租金等)。
如果人们能够做到驱除贪婪之心,以自身的心理心态平衡来保证禽体生理生态平衝,促进禽体稳定的发育增长,遵循它们生长的自然规律,不刻意追求它们快大快长,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正如自然成熟三黄胡须鸡的饲养,由于在禽体生长所需的钙、磷补充和饲粮投喂上相对比农村传统散养三黄胡须鸡还要平衡、有规律性,那么,在几年的实践中发现,它们的自然抗体不但会远远高于快大快长三黄胡须鸡,甚至还要高于农村的传统散养三黄胡须鸡,所以在一般饲养的环境条件中,除注意一些寄生虫病发生外,很多细菌、病毒性病根本无需多加考虑,可完全免除抗生药物的使用,降低了养殖户的用药成本,同时消除了消费者惧怕禽体含有药残的心理。
五、现状:
现实生活中,养殖户想靠养三黄胡须鸡致富,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消费者则想买到质优价廉的三黄胡须鸡,花较少的钱享受较高的生活质量。如何平衡买卖二者之间的供求矛盾,最大限度适应买方市场,是所有养殖专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突破高质量—禽体自然成熟、高投入—“斗米养斤鸡”、高风险—惧怕疫病侵袭不敢形成规模养殖等“三高”瓶颈,应该是每一个养殖业者与执政者首先要解决的课题,只有突破了这个瓶颈,广大养殖户才可能真正找到可持续发展,长期致富的科学途径。
在畜禽疾病日益泛滥,无所不在地扰乱着人们的生活、危害着人们生命健康的今天,为了有效阻止病源的泛发,能够为保证肉质、营养口感的回归找一条新路,我们在多个省市留下足迹,研究实践生态养殖技术。在艰难的跋涉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成熟的生态养殖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已逐步被多个省、市的消费者认可而受到欢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并多次将实践所得,及时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贡献于社会,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老妈买了几只鸡,和普通鸡不同的是鸡胡那不是像鸡冠那样红色的,而是长满了毛的,看上去就是毛茸茸的一团在那。请问这种鸡是什么品种的?有别名没?
答:龙门胡须鸡,又称为"走地鸡",“黄胡鸡”、“草头鸡”、“蛇头鸡”,三黄胡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