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鸡属肉蛋兼用型品种,体型中等,呈元宝形。胫长且粗壮。冠型以单冠为主,间有少量的草莓冠、豌豆冠与个别的冠羽。
边鸡公鸡的羽毛主要为红黑色或黄黑色,个别为黄色和灰白色;母鸡为白、灰、黑、浅黄、麻黄、红灰和杂色。初生重为35 克,成年体重公鸡为1800克,母鸡为1500克。屠宰测定:公鸡半净膛为79%,全净膛为73%,母鸡半净膛为73.8%,全净膛为67.5%。一般8 月龄开产,年产蛋101.7枚,最高150~160枚,平均蛋重为66克左右,有的达到70~80克,蛋形指数1.33,蛋壳深褐色占70%,蛋壳厚度 0.386毫米
边鸡的体型中等,身躯宽深;前胸发达,肌肉丰满,背平而宽,胫长且粗壮。全身羽毛蓬松绒羽较密,体躯呈元宝形。边鸡以单冠为主,间有少量的草莓冠、豌豆冠与个别的冠羽。公鸡冠形直立,母鸡冠形较小,有明显的S状弯曲,冠色鲜红,喙短粗略向下弯,以黑、褐、黄色居多。眼大有神,虹彩呈红色或黑红色。脸、肉垂、耳叶均呈红色。脑部较清秀,着生有长短不一的细羽。公鸡的羽毛颜色主要分为红黑或黄黑色,个别的为黄白和白灰色。
边鸡的蛋重大,一般均在60g左右,70-80g的蛋也较多。据1960–1979年4次调查,共称测910个蛋,平均重为66g这是该鸡种一个突出的特点。蛋壳呈深褐色的蛋约占70%,其余均呈褐色或浅褐色。蛋壳厚而细密,平均厚度为o.386mm,其中0.4mm以上的约占40%。蛋形指数为1.33。边鸡蛋的保存时间很长,在当地自然条件下保存20d后,哈氏单位仍在72以上,保存到130d时的散黄率为27.5%。边鸡蛋的血斑率很高,据内蒙古农牧学院测定为15.8%,初产蛋的血斑率最高竞达48%
石鸡是一种体型介于鹌鹑和鸡之间的中型雉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20世纪30年代被引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目的是充分满足猎鸟人士的需要。直到近几年来,进行驯化家养才被重视,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禽类养殖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叶、浆果、种子、苔藓、地衣和昆虫为食,也常到附近农地取食谷物。
外貌特征:
体型介于鸡与鹌鹑之间。头顶黑褐色,围以红褐色。上下体大部分黑色,有许多卵圆形白斑,下体斑点较大,脚橙黄色,鸣声略似“xi—xi—ga—ga”。我国引进的美国石鸡,体形圆胖丰满,体态优美,体羽艳丽,头顶灰白色,以前额、双眼一直到颈部连接喉下,有一条黑色带状,形成了项圈环带,石鸡体侧有深黑色条纹。双翼羽毛基部为灰白色,羽尖有两条黑色条纹,使体侧双翼似乎有多条黑纹。胸、腹灰黄色,喙、眼、脚不论雌雄均为鲜红色。公母石鸡羽色类同,但体型、头部、距等存在差异。
品种性能:
成年石鸡体斜长34-38厘米,公石鸡体重600-850克,母石鸡400-650克,平均开产日龄210天。母石鸡年产蛋80-100枚,高产系可达150-180枚,平均蛋重20-25克,蛋壳黄白色,表面布满褐色斑点。商品石鸡63日龄体重可达500克。季节性产蛋,在春夏两季集中产蛋,产蛋率最高为65%。目前已突破季节性产蛋特点,一年四季可产蛋。
沃尔玛宣布 2025 年以后在 4600 家沃尔玛超市和 650 家山姆会员店里只卖非笼养鸡蛋(Cage Free Eggs)了。
“非笼养鸡”并不是指把鸡在野外放养,而是不再把下蛋鸡关在拥挤狭小的笼子里了,不过这些鸡可能还是接触不到阳光,更别说在户外奔跑了。很多时候,“非笼养”和真正意义上的“散养”还有区别。
去年 5 月,沃尔玛曾表示正准备逐步将鸡蛋换成非笼养鸡蛋。还说会督促自己的供应商遵守保护动物福祉的“五个原则”,包括不让动物挨饿,让它们有足够的空间活动以及保证动物心理健康等。沃尔玛最早从 2001 年就开始卖非笼养鸡蛋了。
近期,多家食品公司、超市和餐馆将停止使用或出售笼养鸡制品的计划提上日程,其中包括麦当劳、汉堡王、Shake Shack、塔克钟、通用磨坊、雀巢和百事等。沃尔玛的直接竞争对手 Target 超市和 CVS 便利店也承诺以后将仅出售非笼养鸡蛋。而有机食品超市 Whole Foods 从 2005 年就开始销售非笼养鸡蛋了。
这些公司的决策会直接影响到鸡蛋供应商,而沃尔玛的影响力尤其大。保护动物权益的人道组织(The Humane Society)预测沃尔玛的这个决策会影响产业的上下游,考虑到沃尔玛的体量,它甚至有可能在美国终止笼养鸡蛋的使用。
虽然这些大公司纷纷宣布和笼养鸡划清关系,不过目前在鸡蛋市场上,非笼养鸡蛋并不是主流。根据 United Egg Producers 的数据,目前只有 6% 的鸡是散养的,数量上约 1800 万只。根据尼尔森的数据,在美国市场,非笼养鸡蛋的销量在总销量中占 14%。
这些公司号称他们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而停止出售笼养鸡制品,动物保护组织在其中给了这些公司不少压力。
但事实上,这和散养鸡(蛋)现在正在美国成为相关商家塑造健康形象,以迎合当下消费者心理的一个突破口有关。而更重要的是,卖非笼养鸡蛋对沃尔玛这样的商家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这种鸡蛋的毛利率更高。
彭博社曾经算过这么一笔账,将鸡蛋由笼养变成非笼养之后,每打鸡蛋的成本平均上升 15 美分,不过到零售商手里,价格却可以翻翻:一打普通笼养的鸡蛋价格大概是 1.45 美元,而非笼养鸡蛋的均价在 3.42 美元左右——价格上升远远超过成本上升。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关于非笼养鸡蛋的营养价值是否比笼养的高其实一直有争议。你为非笼养鸡蛋支付的溢价,可能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作用。
(原标题:沃尔玛以后只卖散养鸡蛋,然而这不是为了“鸡权”)
广东元正招标采购有限公司受省农业厅本部的委托,于2016 年3月4 日就2016年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6株+Re-8株)采购项目(201602-200001-0004)采用公开招标进行采购。现就本次采购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如下:
2016年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6株+Re-7株+Re-8株)采购项目(201602-200001-0003)采用公开招标进行采购。现就本次采购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如下:
小伙叫曹席斌,90后,2013年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化学工程系,没有回贵州老家,选择留在重庆创业。再次说干就干,今年4月初,曹席斌组建了创业团队,创建了姜戈互联网生态农场服务平台,开卖土鸡蛋并赚了钱。
两年前,90后创业者曹席斌站在创业门外时,他对互联网充满了美好想象。当他和团队踏上创业之路时,经过两次失败,第三次找到了土鸡蛋接地气的电商之路,终于成功挣钱了。看看他三次项目的选择,或许对你创业有所启发。
第1回合
开发社区消费APP
日前,重庆晚报记者走进九龙坡区石桥铺彩电中心附近一栋老居民房里。“墙是我们自己刷的,很简陋。刚起步,既是创业地也是住宿点。”一名戴着黑色眼镜、穿着黑色T恤的小伙迎了出来,露出有点尴尬的笑容。两室一厅简陋清水房里,四张拼凑的桌子在客厅,其他3个年轻人各自工作着。
小伙叫曹席斌,90后,2013年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化学工程系,没有回贵州老家,选择留在重庆创业。
2013年初,曹席斌把创业目标瞄准了互联网市场。在他看来,互联网市场投入成本低,只要研发出一款消费APP软件,就能带动时尚的消费观念,靠广告效益轻松盈利。
“3个合伙人,3万元创业基金,就想着创业。”曹席斌说,当时把目标锁定在社区APP开发上,想着把社区的吃喝玩乐聚在一起,让社区居民形成一种消费群,却卡在了支付功能环节。只有硬着头皮推向市场,推广和物料成本没钱了,加APP的人寥寥无几。一年时间,他的团队以失败告终。
自我总结:“当时创业有点盲目,没有精准市场调查,见到效果慢,资本回收困难。又尝试为很多高档小区,单独做一个消费APP,结果陷入死循环。”曹席斌说,创业伊始,国内移动广告平台非常热,大家对市场很乐观。事实上,一款优质软件站稳市场耗时长成本高。
第2回合
靠咨询策划想赚钱
去年3月,心有不甘的曹席斌想在创业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他找来另外两个合伙人,凑齐5万元,想着做实实在在的项目。
曹席斌想运用互联网思维为客户做咨询策划,构建项目体系。在这条路上,很快又遇到挫折。首先是合伙人之间的分歧,其中一人是60后,彼此代沟太大。很多项目因意见不一,最后不了了之。
“更不幸的是顾客找我们做项目,中途不愿意做了,公司垫了钱,最后一分收不回。”曹席斌说,有次顾客想在沙坪坝区大学城做一个文创项目,建设创业咖啡馆,在前期策划形成双方敲定后,公司垫钱建设,结果顾客想法越来越多,改动了原策划,最后执行困难,顾客也不付钱。
自我总结:“那个项目下来,几乎亏了公司大半的前期盈利。”曹席斌说,这种亏吃了几次,因为不懂商务谈判,靠着承诺客户完成项目后再支付,乞求似的取得信任。一年后,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
第3回合
高大上转卖土鸡蛋
“年轻人创业,不能眼高手低。洋有洋的活法,土有土的价值。”曹席斌的父亲是贵州省地道农民,家里靠着农产品维持生活,他这样告诫连续创业失败的儿子。
父亲的话给了曹席斌启发,“为何不把土的有价值的东西,靠着互联网运出去。”经过在沿海城市的调研,结合重庆特色,曹席斌选定了卖土鸡蛋。
曹席斌分析,土鸡蛋非常具有互联网精神。首先,现在大城市很难买到真正的土鸡蛋;其次,土鸡蛋价位很高,能否把土鸡蛋从生产源头直接送到客户手上,省掉中间环节的钱。
再次说干就干,今年4月初,曹席斌组建了创业团队,创建了姜戈互联网生态农场服务平台,开卖土鸡蛋并赚了钱。
自我总结:养鸡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如何让农民养鸡来保证生产源固定呢?曹席斌说,“采用分包的形式,和农民签合同立标准,对农场进行视频监控,可长期固定的为大城市提供土鸡蛋。”
第三次创业
更容易成功?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创业成功者大部分的年龄是30岁~38岁,创业成功最高的概率是第三次创业。
重庆大学管理学教授曾国平表示,年轻人创业并不是连续两次失败,第三次创业便一定会成功,这只是个概率问题。创业更多的是需要人的洞察力和市场判断能力。创业,创字旁边两把刀,成功失败都是正常的。年轻人创业要认识市场,融入市场。多次创业经历了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很多年轻人投资打水漂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应该通过相关渠道掌握多样的全面信息。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掌握二手信息,也要实践调查掌握一手信息,多请教学界业界的知名人士,包括周围的同学朋友也是很好的信息来源。向有创业经验的人学习请教市场规则等。
一枚土鸡蛋的电商路
“要把电商做活,最重要的就是物流、资金链和信息流。”曹席斌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取得农场主们的信任。
农场主杨洪彬表示,当时几乎没人相信曹席斌的话,几十个鸡蛋怎么可能在几天内,从重庆区县完好地送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市场?曹席斌用自己方式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团队设计出独特的包装,用谷糠保护鸡蛋,装在特别设计的箱子里,然后和物流公司谈好运输合作协议,把物流成本压缩在最小成本范围内。
“1个鸡蛋成本控制两元内。我们40个鸡蛋起送,3元一个,注重质量,走电商路,靠口碑营销。”曹席斌拿出营业记录,6月卖出1万枚,7月卖出4万枚,增加很大。要延展信息流,除了客户间的口口相传,更重要的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搞营销。
“我们现在APP的资源是利用前两次创业,积累剩下来的,涉及了运动、休闲、教育等功能的,共有7款,虽然每款人数不多,但加在一起就有500万下载量。”曹席斌称,比如这款别忘运动APP,研发了有一段时间了,下载人数也超过百万,团队先借助这些APP推送信息。
“线下选择做活动,做活动就会有成交,有成交自然成交率就很高,这是电商的黄金定律。”曹席斌分析,互联网上的营销渠道不外乎三种:社交软件、大的网站平台和自己的平台。为了提高知名度,我们在线上线下都做活动,做过活鸡快递的话题来收集用户体验。”
“这个月估计能赚个三四万元吧。”曹席斌笑笑道,“下一步就要选择公司的定位了,是发展成农产品平台公司,还是土鸡蛋农产品专业公司,这次要按流程踏踏实实走。”
图:王海燕
今年40岁的王海燕曾经是外出打工的小妹一枚,但如今她却成为了村里的“明星人物”,是村中的养殖大户,合作社董事长,党支部书记,更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她今年40岁,1995年,高中毕业的她外出打工,11年后返乡,用攒下来的积蓄创业。栽桂花、养土鸡,用了4年多的时间,她成了佛镇村的养殖大户。富起来的王海燕成了村里的“明星人物”,村上的老党员找到王海燕,动员她竞选,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虽然得到了老党员的信任,但村民们对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没多少信心。王海燕立下约定:吃得了苦,绝不中途放弃,除了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还要在3年内硬化一条村里的公路。
王海燕选择了“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乡亲们养鸡、种山地蔬菜。鸡苗、种子和技术她来提供,村民们出饲料钱和肥料钱,销路由她来统一联系。2012年,王海燕实现了竞选时的承诺,村里第一条硬化公路完工,她接着提出了新目标,并在村民大会上表示,村里的道路也要全部硬化。同年,王海燕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她被评为了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东江盐焗鸡至今有300多年历史。明代,有东江鸡贩用盐腌鸡保鲜的做法。制作盐焗鸡很讲究原料和制法。
原料:胡须鸡光鸡1只(约900克),生盐2500克,纱纸2张,清水75克,净芫荽20克,葱条15克,八角2粒,味精5克,精盐7.5克,沙姜粉0.15克,麻油1.5克,花生油75克,猪油75克。
制法:先将光鸡洗净,晾干,用刀斩去趾尖和咀上硬壳,在鸡翼两边各钅界开一刀,把翼筋割断,用刀背捶鸡颈,敲断脚骨,将葱条、姜片和鸡脚插入腹内,鸡头屈藏在鸡翼下,用纱纸包裹备用。再旺火烧热炒锅,下生盐、八角炒至爆热时(有盐爆响声)取出500克放入砂锅,把鸡放在盐上,然后将余下的盐盖在鸡身上加盖置炭火炉上用微火焗10分钟,取清水75克,从砂锅盖边灌入(注意不可揭盖)再焗10分钟至熟,取起,去掉纱纸。最后将鸡的皮和肉分别撕成片块,鸡翼拆散,加入调料拌匀,以骨垫底,肉置中,皮铺面,拼砌成鸡形状,芫荽伴沙姜、盐、油2小碟佐食。
特点:色彩微黄,皮爽肉滑,骨香味浓。与广州的“文昌鸡”、“脆皮鸡”、“太爷鸡”齐名。
春节过后,原本是猪肉消费的淡季,按理来说猪肉价格应该从过年时期的高位有所回落才对。不过,已经站在“风口上的猪”岂能随了国人的愿,依旧是涨势不改。
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第3周,全国猪肉零售价格每公斤28.6元,同比上涨35.2%;活猪价格同比上涨54.8%;仔猪价格同比上涨101.3%。业内人士笑言,猪现在已经不是仅仅站在风口上,更是乘着火箭跑来的。
淡季猪肉价格的暴涨,很多人不加思考地又把这归咎于以往的“猪周期”上。的确,从表面上来看,如今猪肉价格的暴涨是对前3年猪行情处于低迷,养殖户亏损严重,导致生猪供给不足,而短期生猪补栏并不足的一种报复性反弹行情,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到下半年生猪价格将会逐渐回落。但是,这真的是真的吗?
老话说得好:历史不会惊人地重复。尽管本轮生猪价格的暴涨有着“猪周期”的作用因素,但是本轮“猪周期”不会像以往那样简单重复。首先是前3年生猪价格的下跌使得很多中小养猪户在亏损累累的境况下选择了退出,进城打工去了,即使现在生猪价格暴涨,这些人已经领教过多次“猪周期”的考验,受不起那个累,伤不起那个神,不会回头再去养猪。其次,如今扛起生猪养殖业大旗的是大型养猪场,这些大型养猪场天然上具备垄断生猪价格的诱因,即使如今每头猪宰杀后可赚近千元,但是为了维持目前养猪业的暴利以及弥补前3年的亏损,这些大型养猪场并不急于赶紧补仔猪以备后市投入市场,任由猪肉价格上涨,他们好牟取暴利。更为关键的是,国内养猪业不惧进口生猪的威胁。双汇发展总裁游牧对媒体表示,国内猪肉价格可谓全球最贵。“在美国,猪肉价格大概是每公斤1美元左右,而国内目前是20元1斤猪肉,说‘全球最贵’并不夸张。”因为从国外进口的猪肉是冷冻肉,并不符合国人的食用口味,因此国内猪肉价格一涨再涨,国人也只好咬牙忍受,大不了少吃一口。
由此来看,缺乏了中小养猪户和进口生猪的威胁,指望大型养猪场发“善心”降低猪肉价格只能是“水中捞月一场空”。这也意味着,本轮生猪价格维持在每斤20元高位上的时间要比大家想象的长得多,甚至可以这样联想,以后每斤猪肉价格在20元上下可能会成为新常态。
受到猪价暴涨的刺激,肉鸡价格也是逐步走高。如果考虑到祖代鸡进口受阻的因素,未来肉鸡价格的上涨趋势已经确立。看来,这一次“猪周期”和“鸡周期”要来一次难得一见的共振行情了。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价格的上涨让国内养殖业如沐春风,国内步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速和农村有限劳动力向城市进一步的转移,为国内养殖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就资本市场而言,如今是考虑加仓投资养殖业的时机啦。
上周(11日-17日)广东区肉鸡价格以稳定为主,本周初主要受珠三角部分区域活禽市场消毒休市以及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高档土鸡和胡须鸡类存栏增多,消费较少,价格出现回调,价格相比周初有0.2元/斤左右的跌幅。
(更多…)
泥墙、黑瓦、青石板,细雨、小巷、油纸伞……在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小岙村,错落于山涧的村屋,历经了悠悠岁月,此刻正迎来新的美好时光。就在前几天,小岙村与温州星远国际旅游公司签下合作意向协议书。村里以闲置老屋入股,由投资方改造成特色民宿,双方经营山区好风景,共享收益。
“记得小时候,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造纸;后来大伙儿又改养鸡,除了山涧闻鸡鸣外,小岙村还真是默默无闻。经历治水拆违后,如今村里吆喝山水竟名声大振。”小岙村村委会主任高炳雷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提及村庄旧貌换新颜不禁喜上眉梢。今年初,小岙村创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并先后接待了好几拨客人,除了前来洽谈合作的企业外,还有前来指导扶贫的各级领导,以及有意在村里开设“温州民俗文化园”的著名温州籍画家孟庆江教授……
治水拆违除污染
赢得美丽示范景
走进藤桥镇小岙村,山环水抱,曲径通幽。78岁的高金喜闲坐屋前,见有客来攀谈,徐徐道出小村旧事。小岙村古来恬静,20多年前,村民纷纷上山讨生计,依山傍水建了80多个腌塘。靠伐竹造纸的老手艺,一年忙活下来收入四五千元,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然而腰包鼓了,溪水浊了,村里也臭了。老人们受不了造纸的气味。一些村民开始另谋出路。村两委借势拆除腌塘,造纸村安静了下来。
没过多久,藤桥的“熏鸡”食品业迅速发展,小岙村村民敏锐地抓住了商机。养鸡业在村里开始兴盛。“每年几万元收入,这个甜头不小。”小岙村村委会主任高炳雷回忆说,2007年起,村民陆续搭起近2万平方米养鸡棚。很快,溪水又浊了,村里又臭了。村两委动员全村,决心给小岙村改头换面。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村两委发动村民清理小岙溪,拆除违法养鸡棚。“要让村民舍弃驾轻就熟的产业并不容易。”高炳雷介绍,一直挂钩联系的鹿城区委老干部局给小岙村指明了改“卖”山水的新路子。
截污纳管,村里建起污水处理池;拆除违建,溪流和山坡重见山水原色……依托小岙村朴实的自然风光,小岙村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和“无违建村”创建,并于今年初摘得了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的牌子,还获得了省里下拨的200万元建设资金。如今小岙溪和玉林溪新的驳岸美化项目已在规划中。“接下来还要开展空中网线落地、民房立面改造等建设。”高炳雷翻出两本资料,一本是美丽小岙村规划图册,一本是防违建反弹的“一户一档”手册。
顺着小岙溪缓缓进村,山泉汩汩,林路葱翠。村尾背山面溪的10亩坡地上,正在搭果树支架的村民高树景说,几年前,这地块还养着2万多羽肉鸡,如今这里已变成猕猴桃基地。而附近山坡上,20多亩香菇、50多亩水蜜桃、300多亩杨梅陆续兴起。村民们对这些“喝”山泉长大的果子寄予厚望。
农房入股办民宿
走出生态致富路
再过几天,村里的停车场就可以进场施工了。6月,绿植美化、灯光亮化等基础配套项目也可以招投标了。最近,小岙村的旅游开发进度让村民颇为欣喜。
“这种破房子,每间能租1000元,真有人要吗?”
“放心好了,隔壁好几家都签协议了。”
“还有这样的好事,我跟家里商量商量。”
这是村民洪金泽与村委会主任高炳雷的一段对白。小岙村户籍人口680人,但常住人口不足百人。村里半数民房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期荒废,墙壁爬满苔藓。有人相中这批老村屋,这样的“好事”,正是始于农房入股办民宿的那份协议。
“这份协议在考察中就基本达成了。我来过七次,考察小岙关键看气质。”温州星远国旅副总经理陈剑说,没想到在距温州城区35分钟车程的山间,竟能找到这样恬静柔美的村落。
按照村里签下的合作协议,村民闲置的老屋按每年每间1000元出租给村经济合作社,再由合作社整合入股到星远国旅,进行改造修缮、旅游推广。“从第六年起,每间房子租金还会以每年100元的涨幅递增。”村民高树敬算了本账,自家闲置的两间老屋每年能增收2000元,而村经济合作社又以民房入股享分红,这是低成本“创业”。目前,村里已有30多栋房子签了意向出租协议,占全村老屋近一半。
看上小岙村的并不止一家。今年4月,经鹿城区委老干部局牵线,著名温籍画家孟庆江教授两赴小岙村考察,并表示愿意牵头在小岙村开辟“温州民俗文化园”,打造“孟庆江工作室”。而前阵子,温州市民俗学会组队考察后,当即计划将“潘国森·瓯文化陈列馆”建在小岙村。
“如今,小岙村的仙人洞、乌龙坑等已纳入旅游开发规划范围。”藤桥镇岙底社区党委书记、网格长姜岳定透露,镇里已着手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进小岙村绿色发展。目前,小岙村首批五栋闲置民房已启动改造,而慢行游步道已做好路基处理。预计今年底,美丽宜居的民宿可率先迎客。